|
让参合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曾都区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过近4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目前已形成政府组织领导、卫生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经办机构运作、医疗机构服务、农民群众参与的新农合运行机制,参合农民的受益面和受益程度逐年提高。 2010年,我们积极探索、不断创新,采取“三个提高”、“四个增加”的措施推进我区新农合工作。全年共有38.77万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99%,筹集基金5815万元,上半年共有33.87万参合农民获得补偿1785.44万元。 “三个提高”:一是提高基金筹集标准,2010年筹集标准由每人每年100元提高为每人每年150元;二是2010年政策内补偿比由50%提高到60%;三是提高住院医疗费用补偿封顶线,由过去的3万元提高到现在的4万元。“三个增加”:一是增加门诊统筹补偿模式。参合农民在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门诊费用按比例报销;二是将新生儿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扩大了参合农民受益面;三是增加补偿病种,将意外伤害纳入补偿;四是增加参合农民磁卡即时结算系统。区合管办筹资85.6万元,在全区214家村级定点医疗机构(诊所)配备了电脑、刷卡机,安装了网络及软件,实现了“一卡通”信息化管理。在全省率先实行全市所有定点医疗机构现场获得补偿,并能随时查到参合信息和各类医疗费用明细。 提高农民受益程度是新农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建立长效筹资机制,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好全区农民群众。 曾都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