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又开财路
张艺谋:做得再巧妙也是广告
在当前影视圈,植入广告无处不在:不仅正在拍摄的《建党伟业》要试水,央视春晚更是标榜“没有最多,只有更多”。然而,国内的植入广告诟病多多。有网友调侃说,这不是广告植入,而是广告插播,至于其他,全是浮云…… 《唐山大地震》里的一瓶酒引来笑声一片,《西风烈》中唐突地冒出的止泻药特写又让观众雷了一次,越来越多的植入广告开始在电影里出现,观众终于说事了。 《建党》试水: 近日有消息称,中影正试图在《建党伟业》中植入广告。中影营销分公司的总经理蒋德富称:“我们在考虑植入前,恪守这样的观念,是在电影里植入广告,不是在广告中植入电影。一旦确定要用远景,就绝对不用近景特写。” 蒋德富还透露,目前已经劝退了三家想在《建党伟业》中植入广告的企业,“如果不合适,即使给500万、800万我们也不会做”。中影集团负责该片宣传的何小姐也表示,如果选到最后没有合适的广告的话,有可能一条也不会植入。 此外,还有报道称,中影在《建党伟业》项目上展开“大营销”战略,目前已经确定了包括汽车、银行、IT以及广电等30个商业伙伴。 网友热议: 《建党伟业》讲述1917年十月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的历史,无论是吃穿住行用都鲜有知名且合适的品牌,在这样的影片里植入广告是否合适呢? “在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或是身旁出现任何有广告性质的产品,都会让人感觉别扭。”一位网友表达出自己的忧虑。而更多的网友则好奇被挡在门外的三个广告分别是什么产品,不过中影方面没有透露。 “科学”分析: 就在网友热议植入广告时,中影集团推出了“影视剧植入广告分析系统”,号称分析一个剧本能合理植入多少广告,对于这一“高科技产品”,观众如何看待呢? 该系统的诞生,非但不能平息质疑,反而引发新一轮热议。有网友调侃说:“用WORD文档的查找功能也可以查找关键词啊,还要花两年来开发这样的高科技产品?看不出它哪里很先进。”还有网友称,此系统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如果完全按照系统分析去拉广告,我们以后看的都不是电影,全是广告”,“广告会破坏艺术性,也会让观众更加反感”。还有网友开玩笑说:“一位事业成功的男性在车里发短信,这样的情节,系统会自动提炼出 “车”、“手机”、“西服”、“衬衣”、“领带”等关键词的……” 四川大学的杨效宏教授表示,此举画蛇添足,意义不大,“因为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导演和编剧在写时,就会考虑进去。而且广告商也不可能说有机会就会植入,他们也有自己的品牌策划。” 导演们说: 对于植入广告及广告分析系统,国内的导演们又是怎么看的呢? 张艺谋不止一次地说:“我们任何人都知道,你做得再巧妙的植入广告,广告商也是有要求的,他一定限定你有几个镜头,要特写,几秒钟……没有白给你钱的,我自己会觉得受干扰,所以我是不喜欢的。” 而刚刚在《西风烈》里把观众“雷”了一把的高群书则表示:“我个人认为植入广告不能量化,它一定要找一个合适的点进行植入……当然你偶尔雷一点,当笑点也无伤大雅。”高群书还说,现在国产电影并非谁想植入就能植入的,徐静蕾说的一句话很好:能植入都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而作为植入广告的成功导演,冯小刚拒绝回应此系统。 他山之石: 好莱坞的NMA公司,是植入广告的成功典范,成立于1979年的该公司30年来共完成了16.4万个植入式广告,涉及5900部影片,每年为超过100部影片设计产品植入,产生的媒体价值达66亿美元。中国观众熟知的《变形金刚》中大黄蜂的植入、《007》系列的宝马汽车等都是他们的手笔。 据称,NMA每年会从超过2000部电影或电视剧剧本中挑选出最能契合客户需求的作品来完成植入,并将分析结果用专门的数据系统加以管理,策划、开发能最大限度地活用各公司资源的产品,使得推广产生预期的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