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给孩子算成本账
  近日看到这么一则消息:为唤起大学生对父母的 “感恩情”,南京某大学组织学生计算大学生的“逃课成本”等经济账,从而在全校掀起了一场以实际行动向父母感恩的热潮。其实这个教育成本账好算,在大学读书几年,吃、喝、穿、用、学费一共花了多少钱?大学一共上了多少堂课,每堂课的成本就明明白白。还有笔账要算,那就是一个大学生毕业后,一个月要挣多少薪水?收回投资成本,需要多少年……?当计算的公式和过程清清楚楚地摆在面前时,算账的结果让所有的学生们再也坐不住了。
    如今教育的成本是越来越高了,不说上大学,即使上个幼儿园,一学期交的费用也有2000多元。不仅如此,许多家长省吃俭用,把自己的血汗钱用在孩子的课外参考书、兴趣班等方面,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据某大学初步核算,一个大学生每小时的平均培养成本大约为12.9元,再加上国家社会对教育的投入,细化之后大学每节课的成本大约在50元左右。
    在我看来,为人父母者之所以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出手这么大方,无非是希望自家孩子将来有个好前途。这样的期望无可厚非。可是“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者大有人在。笔者就认识一位望子成龙的父母,儿子刚高中毕业,就东拼西凑到处借钱,勉强地把孩子送往国外深造,可是儿子却丝毫不珍惜父母创造的机会,三天两头逃课,到了毕业的时间依然毕不了业,上百万的资金打了水漂,父母绝望地哀叹道:“他怎么一点都不懂父母的心啊!”
    数字有时候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那些在我们身边存在已久,或许已经习惯被漠视的事物,一旦被量化,就会产生巨大的效果。其效果往往出人意料,令人震惊。父母在无私为孩子投入的同时,还得进行一番理性思考,从教育入手,心平气和地算笔教育经济账给孩子听听,让他们明白读书的成本、父母的苦心,只有这样,孩子才知道感恩,才知道自己成长背后父母的辛酸,反过来也能促进孩子更加珍惜学习机会。更重要的是能够由此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坦然面对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任务,使他们由青涩开始走向成熟,更重要的是使他们从感恩教育中获得新的提升。
    长久以来,我国的教育缺少的正是这样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动。给孩子算教育成本账,实事求是,真真切切,不再是假大空的说教。“成本”、“投资”、“回报”,一连串数字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奉献、责任、权利和义务。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责任感。没有社会成员的感恩和报恩,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只有全社会每一个成员都懂得感恩、报恩,关心他人,无私奉献,这个世界才能充满大爱!
  
    (鲁钟鸣)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给孩子算成本账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教育在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