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进补春天打虎
今年的“立冬”节气在11月7日(农历十月二日亥时),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将收藏也。” 民间有“冬令进补,春天打虎”的俗语。所以每逢立冬,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山珍野味,说是只有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 进入冬季,股市的气候也冷暖异常,指数的波动宛如寒潮,波幅巨大,令人捉摸不定。 打开个股的走势图看K线,许多个股似乎早已步入“立冬”节气,剧烈的降温(近期加息,又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资金流动性趋紧)后,市场中伤风得病的不少。有些旧疤未愈(原来被套的股民),又添新伤(股价又降到谷底);有些元气不足(基本面不如人意),股价节节败退;有的贫血(业绩不良,注资不利),股价早也萎靡不振;有些阳刚不足 (缺少资金连续关照),只能蓄势待攻;有些阴气过盛(公司治理结构散乱,诉讼缠身等),股价惟有阴跌不止。而有些“我是坏人,我怕谁”的却也让人奈何不得,敢于在寒风中赤膊上阵,摇旗呐喊。当然,还有正茁壮成长的创业板,国家转型的栋梁。发力超群,退一进二,不惧寒冬,新高可期。但绝大多数,似乎都有“终也,收藏也”之意。 对于全仓深套的投资者来说,虽然站岗放哨年复一年,又遇今年千年寒冬,入冬或更寒,抛不抛都已没有什么意义,权当“收藏,立始”,来春或许就有了价值,或有了希望。 面对于半仓的投资者,也该找找入冬进补的时机(毕竟国家经济向好,乐观,牛市根基仍在)。可根据各类股的残缺性情,参考其走过的足迹,汰选补仓,收藏备用,待春归。 对空仓的投资者而言,目前的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应该避免买入股价偏低的“陷阱”,这些大股大多已提前进入了空头市场,寒气逼人,且“四类”尽缺:缺气(买气稀疏),缺血(盘子大,资金不足)、缺阳(无主力机构关照)、缺阴(无实质的新题材),若不幸买入,期望其在短期内有很好的表现,简直是冬入北极,融化无期,投资者睁开慧眼紧跟趋势投资,抓小放大。 牛市的根基依然牢固,牛市趋势不改似乎已成了广大投资者的共识。资本市场的稳健繁荣,长期向好,也是管理层希望和需要的。既然趋势不改,投资者就没有必要因暂时的调整而担忧,甚至冒出趋势逆转的思想。当然,谨慎永远是必要的。 结构性牛市仍然是市场未来的主线,而结构性的热市也随之产生。在一个市场里,牛熊的存在已逐渐泾胃分明,这是无可逃避的现实。投资者只需认清这点,投资就有了方向。 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背景下,投资者应选择那些在结构性牛市中极具代表性的成长股的龙头,它们不仅代表一个公司、一个企业,还象征着一个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投资这些国家品牌,相当于投身国家的发展建设中,它们所拥有的活力和积累的巨大财富,不是一个冬季、一个暴跌所可以打倒,可以马上逆转的。无论入冬还是入夏,每次回档都是投资者进补这些国家品牌的良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