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满径,伴我一路走来。
抓周礼时,我用粉嘟嘟的小手就近抓了一本书放在习惯于吮吸手指头的嘴边舔舐,逗得一旁的大人们开怀大笑。那时乡下流行一种说法,从小看大,小时候喜欢书,长大了必定有出息。父母希望家里出一个读书人支撑门户,况且,读书在那时还是“跳农门”的一条捷径。幸亏,离我最近的不是胭脂、果品、刀具、香烟、酒盅、纸牌等,否则,将是另一种结果。后来,听父母说,他们当时故意把这些物品放在离我较远的、需要艰难挪动身子才能够得着的地方。也是,哪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成为脂粉气浓的贾宝玉、好吃佬、有暴力倾向的人、烟鬼、酒徒或者赌棍?据说犹太人一生下来,父母就让他(她)舔蘸有蜂蜜的书,目的是告诉他(她)书是甜的,让他(她)从此喜欢上读书。感谢父母让我在蹒跚学步时就品尝到书的芬芳,并从此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上幼儿园了。在玩累了、闹够了之后,摩挲着精美好看的幼儿图书,跟着老师咿咿呀呀地唱着儿歌,诵读古诗。对书的痴迷,在正式入学前就开始“预热”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上学了,带着功利性目的读书,是因为父母的鞭策,以及对我前途命运的考虑。而我喜欢的,却是先秦散文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我乐于遨游书海,乃兴趣使然。
毕业了,工作了,结婚了,生子了……工作忙不是借口,负担重不是托辞,书香成了我调节生活情趣的佐料和为业务“充电”为事业“打气”的动力之源。现如今,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资讯丰富,纸质读物和电子图书读取方便。没有孔子苇编三绝的麻烦,没有车胤囊萤夜读、匡衡凿壁借光、孙康映雪读书的艰辛,没有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的自残。闲暇时,或流连在图书城的书架旁,或静坐于图书馆的阅览席,如同有人喜欢呼朋引伴推杯换盏决战方城。“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读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一种常态,一种享受。
书,启迪着我的智慧,愉悦着我的心灵。斗转星移,岁月更替。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我对书的一往情深。
书香满径,一路有书相伴,我将带着阳光好心情,继续前行……
●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