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水情深
——我市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综述(上)
作者:陈玉
“争创新一轮省级双拥模范城”,“确保取得省级双拥模范城两连冠”……12月14日,我市召开动员会,提出双拥工作新目标。 我市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被评为省级双拥模范城以来,双拥工作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各项优抚政策得到认真落实,双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组织有力 制度健全 近年来,我市建立健全了走访慰问制度、涉军维权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据统计,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一项,就为部队官兵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中华山森林火灾和7·1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在军地应急指挥部指挥下成功处置。 目前,我市成立双拥工作机构62个,专兼职工作人员153人,保证了双拥工作日常事务有人处理。三年来,全市财政安排资金380万元,用于保障双拥工作。 我市坚持每年召开双拥专题会、军政座谈会,交流军地信息,协调解决重大事项。近年来,双拥工作还被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 宣传广泛 思想牢固 近几年,广播、电视、报纸等现代媒体纷纷开辟双拥专栏专题,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双拥工作,军民联欢、文艺演出、走访慰问活动丰富多彩,拥军宣传标语横幅在随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三年来,我市先后筹集资金300多万元,修缮了九口堰新四军五师革命纪念馆、曾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馆。每年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纪念馆,在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 市双拥领导小组每年专题研究制订全民国防教育计划,国防和双拥教育成为各级党委中心学习组的必学内容,各级干部、民兵培训班的必训课目,各级学校的必修课程。 政策到位 成效显著 为增强双拥工作的可操作性,全面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随州市拥军优属暂行办法》、《随州市1-6级残疾军人医疗经费统筹办法》、《随州市重点优抚对象“关爱行动”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被制订下发。 三年来,我市3次调整重点优抚对象抚恤金标准,发放抚恤金1.15亿元,优抚对象医疗费补助1254万元,将2236名符合低保条件的特困户纳入了低保管理,改造了312户重点优抚对象的住房,通过政府购买岗位,安置78名下岗军转干部就业。 (见习记者 陈玉 通讯员 李克望 何武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