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我们90后不拜金!”
——随州一中学生拾金不昧之后
作者:张顺

  图为:同学们为宋正鹏(左)感到自豪和骄傲
  
  
    “宋正鹏同学拾金不昧,说明了我们90后不拜金!我们为宋正鹏同学,感到自豪和骄傲!”12月21日,一场气氛热烈的主题班会,正在随州一中二(13)班进行,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探讨着拾金不昧等行为在当今的意义。
  
  
    出租车上拾钱包
  
    12月12日晚6时许,天已黑了下来。随州一中二(13)班学生宋正鹏急匆匆地自家返校,上了一辆出租车,刚在车上坐好,便感到脚下有什么东西。拾起来就着车外的灯光一看,竟是一个装着一大叠钱物的钱包。怎么办?失主丢失了这么多的钱物,肯定焦急万分,“交给警察叔叔”是从小就受到的教育,可马上就要上课了,来不及呀。交给出租车司机?可是……还没想好,车已开到学校门口。
    宋正鹏立即找到班主任老师涂元军,把钱包交给涂老师,请老师帮忙找到失主。涂老师打开钱包一看,内有现金2400元,及银行卡、购物卡若干、身份证一张、医保卡一张……
    涂老师清点完毕,心想有身份证和医保卡,找失主应该不难,便将此事及钱物迅速上报学校。
  
  
    师生齐动找失主
  
    身份证上的名字为“刘芬”,住址为“封江”。学校立即与随县厉山镇公安派出所取得电话联系,但几经周折,派出所的电脑户籍系统中,却“查无此人”,线索中断。
    13日一上班,学校马上与曾都区医保局联系,查询医保卡上“李志群”的工作单位,属某公司。学校随即致电某公司,回答说其人现已不在该公司工作。线索再次中断。
    “封江人?我们学校有没有老家在封江的教师?”现代化的查询手段查不到,随州一中的领导和老师们想起了“人海战术”,果然,在几百名教职员工中,“封江籍”的教师李延林“浮出水面”。当李延林老师看着刘芬身份证上的照片,果然觉得面熟,再与老家的亲戚朋友一通电话联系,终于找到了刘芬的电话号码。
    “真是太意外了,随州一中的学生老师太叫人感动了!”事过几天,刘芬对记者说起此事,依然感叹不已。
    刘芬发现钱包丢失,焦急万分。坐出租车没要票,又没记车号,无从寻起。几千元钱在钱包里,谁不见财起意?钱丢了就算了,可那些证件、卡丢失了,麻烦就大了。
    来到随州一中,当说出的钱物,与钱包里面的东西一一相对应,刘芬真是喜出望外。
  
  
    一石激起千层浪
  
    刘芬拿出500元钱感谢宋正鹏,可宋正鹏执意不收。无奈之下,当听说随州一中有一个春晖救助中心,刘芬将这500元捐给了春晖救助中心,以帮助那些困难的学生。
    宋正鹏拾金不昧的故事,迅速在学校传开了。而学校因势利导,由一个故事,引导了一系列的教育讨论活动。
    随州一中副校长冯志强说:“拾金不昧的故事,在我们随州一中经常发生,但是,像拾到这么多的钱物,这么多的老师和同学一起行动找失主,失主又为我们的春晖救助中心捐款,还是非常叫人感动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是需要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例,需要这样生动典型的榜样和教材。”
    在早晨“国旗下的讲话”中,宋正鹏拾金不昧的故事成了专题;各班利用主题班会的时间,更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讨论。
    在随州一中二(13)班的主题班会上,学生曾桥说:“宋正鹏同学的行为,对我们大家是一个提醒,学雷锋做好事、提高我们自身的道德素质,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可以拾金不昧,也可以是为老人让座,在别人危难时挺身而出。”学生蔡蕊说:“宋正鹏同学拾金不昧,说明了我们90后不拜金!我们为宋正鹏同学,感到自豪和骄傲!我们以宋正鹏同学为榜样,一定会做让前辈们放心的一代人!”
  
    (本报记者 张顺 通讯员 吴啸)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们90后不拜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教育在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