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生命的阳光
上初中的那年,我十二岁,爷爷六十岁。六十岁的爷爷患了肺结核,生命垂危,父母带着爷爷四处求医。十二岁的我像个野孩子一样过日子。那年雨季,和着潸然的泪水,我默默祈祷爷爷能早日健康。 一个雨夜,爷爷拉着我的小手,指了指我摊开的书本,没能说一句话就走了。爷爷的离去,让我第一次对书有了无限的敬畏,又让我充满了希望! 但一向成绩优秀的我高考落榜了。我想读书,我想考大学!但面对现实,面对体弱多病的母亲,面对幼小求学的妹妹,面对窘迫的家境,我能说些什么呢? 想想三年高中为了凑够我的学费和生活费早已一贫如洗的家,我平静地回到家中。母亲不在。妹妹告诉我母亲去借钱了,还告诉我,母亲说哪怕还一辈子债也要供我上大学。妹妹最后用颤抖的声音说:“姐,我不读了,你还读一年,一定能考上。”我再也忍不住了,和妹妹抱头痛哭…… 第二天,母亲递给我一叠钱,厚厚的一叠钱。为了我的读书梦,母亲跑了几十里的山路借遍了所有能借的地方,摔伤了腿又发烧,烧得嘴唇起血泡脸色成苍白。带着这叠钱,带着沉沉的母爱,我又回到了市二中那幢漂亮的六面体教室中。 一年后,我走进了大学的殿堂。此后的日子,每天我都用心地读书,因为我不能也不敢在大学绚丽的节奏中,忘了爷爷和妈妈是怎样望着我的求学路的。 十几年过去了,我参加了工作,成了特殊教育学校一名光荣的教师,每天站在讲台上打着手势,用书为那些残疾孩子打开无声的世界,开启心灵的阳光。他们的笑容朴实如大地,从中,我深深地读到了,书如生命阳光般的特别魅力。 (冯学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