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轮齐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陈良波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重点,依靠“村为主”带动、责任驱动、部门联动、服务推动、保障促动“五轮齐动”,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的长效机制,为随州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村为主”带动,增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持久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在村(居),关键在建立长效机制。各乡镇全面推行“月布置、月落实、月结账、季奖惩”经常性工作机制,做到齐抓共管、责任明确、奖惩分明、坚决兑现。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创建活动。村村制定人口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制定的村民自治章程符合村里实际,内容具体,对群众既有利益导向力,又有约束力,对村干部既有奖惩力,又有监督力。实施重点乡镇和重点村转化提高工程。全市确定10个重点乡镇和219个重点村,全面落实“四定”措施:定转化提高目标、定转化提高措施、定帮促责任人、定期考评结账。有效地促进了后进乡镇、村工作水平的转化提高,推动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平衡发展。实施“百村示范工程”。全市每年创建100个示范村,每个示范村达到“四优”、“四无”标准,即班子队伍优秀、工作机制优化、管理服务优质、工作水平优良;无政策外生育、无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无漏报瞒报出生人口、无重大违法行政行为。 责任驱动,增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领导力。从强化干部责任入手,市委、市政府坚持推行三项制度:一是对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专项考核制度。全市先后有13名党政“一把手”因工作扎实、成绩突出而获得市委、市政府颁发的“人口奖”,先后有4名乡镇党委书记、镇长因没有完成年度责任目标而受到诫勉谈话、“一票否决”或责任追究。二是全面落实对各级干部的人口计生工作激励政策。三是完善加强“一票否决”制度和实施责任追究制度的政策。通过落实上述政策,进一步强化了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工作压力,增强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部门联动,增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聚合力。在落实国家、省法定奖励政策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先后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意见》、《随州市关爱女孩行动实施方案》,全面实施20条对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的奖励、优惠、照顾政策。同时,创新人口计生宣教模式,创造性地开展以“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提高人”为核心、以“人性关爱、人文关爱、人情关爱、人生关爱”为主要内容的生育文明建设“春雨行动”。全市各级共募集“关爱女孩”专项资金800多万元,资助500多名贫困计生家庭女孩上大学。社会各部门整体联动,履职履责,形成“大合唱”格局,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发展。 服务推动,增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执行力。优良的管理服务是落实基本国策和“统筹”任务的桥梁和手段。近年来,全市扎实开展了加强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的五项行动:违法生育防范行动,为稳定低生育水平起到直接促进作用;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深化行动,促进重男轻女观念转变,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步趋向正常;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春风行动”,促使全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实现了由单边管理向“双向联系、互通信息、两地共管、优质服务”转变;优质服务提质行动,进一步擦亮计生服务体系建设“随州模式”这张名片,推进县、乡(镇)计生服务站标准化、规范化、温馨化建设,全市计生服务站焕发出勃勃生机;人口计生信息质量提高行动,全面推行出生人口统计质量承诺制、上报出生人口公示制、统计差错责任追究制等八项制度,提高全员人口信息准确率和出生人口统计准确率。 保障促动,增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攻坚力。一是进一步强化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树立抓计生就是抓民生的理念,为人口计生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进一步强化经费保障。始终坚持人口计生事业费投入增幅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保证人口计生事业费和各类奖扶资金足额到位。三是进一步强化机构队伍建设。推行计生服务机构六大创新(理念、形象、机制、管理、技术、服务),开创计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局面。配齐配强村级计生专干和组信息员,实行“县管、乡聘、村用”,其工资由乡镇直发、绩效挂钩。领导重视、投入到位、保障有力,随州市的人口计生工作不断突破新的难点,打造新的亮点,先后在全省推出生育文明建设“春雨行动”、服务体系建设“随州模式”等品牌,并连续两年获得全省党政线、部门线三等奖。 (作者单位:随州市人口计生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