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目标展望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围绕打造精品景区第一目标,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景区核心竞争力和对外辐射力,竭力把大洪山建成华中地区一流的佛教朝圣、避暑度假和地质旅游目的地。 主要目标:实现核心景区实际投资总额达到1亿元以上,财政收入突破1000万元,旅游人数达到10万人,旅游收入增加1000万元,景区床位数达到1000张,“农家乐”示范店达到100家。 工作重点是力求“六新”: 重点项目有“新突破”。继续推进慈恩寺建设项目,“五一”前完成宝珠峰金顶内外装饰、灯光设计、园林绿化和大悲阁建设工程。加快大洪山整体开发进度,完成长岗门景区、白龙池游览区、洪山寺游览区、筱泉湾游览区、樵河古道等一期建设项目。加快大洪山漂流建设进度,完成游客接待中心、水库大坝等一期建设项目,力争“五一”开漂,“七一”正式运营。 旅游工作有“新进展”。争取各级加大对景区投入,努力改善景区交通、供电、通讯、配套设施;抢抓麻竹高速建设机遇,提升景区交通水平;着力挖掘景区文化内涵,提升景区品位,大力提升景区佛教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突出地方特色开发旅游产品,努力打造2-3个大洪山特色旅游产品;加大与知名旅行社合作力度,积极借助新闻媒体,广泛推介宣传大洪山。 集镇建设有“新成就”。围绕建设“山水小镇、宜居城镇、旅游名镇”的目标。优化集镇环境,全面推进城镇包装改造,加快推进集镇绿化、硬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完善集镇功能,加强城镇道路、环保、卫生、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餐饮、娱乐、购物、停车场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农村工作有 “新亮点”。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突出生态种植、生态养殖,高标准建设一批生态小区、生态基地。推进镇村一体化发展;优化景区新农村形象;抓好新建居民点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引导和支持农民参与旅游及相关产业,让农民增加收入。 发展环境有“新改善”。进一步树立开放兴区意识,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结合大洪山发展实际,努力谋划一批市场前景好和带动能力强的新项目,增强发展后劲。二要加大项目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营造全社会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让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有钱赚、能发展。 社会事业有“新发展”。加快健全完善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五保户、低保户对象应保尽保。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学校管理,努力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整洁校园环境。抓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