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景区开放开发 倾力建设精品景区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大洪山风景名胜区“项目建设年”。一年来,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克难奋进、团结拼搏,景区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招商引资效果显著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景区发展的重要引擎,主攻大项目,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截至2010年11月底,景区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00万元,招商引资15000万元,实际到位5000万元。按照“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的原则,成功引进省鄂西圈投公司、武汉三特索道集团公司,就整体开发大洪山达成合作协议。高举“文化招商”大旗,成功邀请中国佛协副会长印顺大和尚担任大洪山寺上院主持。在2010年10月下旬由深圳弘法寺举行的“万众普福供灯”祈福大典系列活动中,印顺大和尚重点推荐了随州大洪山,并承诺将此次募捐善款全部用于大洪山慈恩寺建设。成功引进台商投资大洪山漂流项目,项目总投资1亿元,其中一期投资5000万元。吸引社会资金2500余万元,完成大洪山酒店改造和矿山公司改制工作。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千方百计确保宝珠峰金顶工程安全顺利推进。2010年4月29日金顶工程开工奠基,慈恩寺恢复重建全面启动。景区党工委管委会克服多重困难,全力以赴推进大洪山金顶及大悲阁工程,目前,两项工程已完成投资2500万元,金顶基础土建工程于2010年11月14日完工,现已进入铜安装阶段,大悲阁主体工程也将于近期完工。 积极推进景区整体开发工程。开展了景区资源普查,完成了景区单体项目设计方案,并通过规划评审,完成了部分景点单体设计和招投标工作,首期建设项目已于2010年12月14日正式启动。加速推进大洪山漂流项目一期工程。大洪山漂流工程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已完成河道整治、水库基槽清理工作,各娱乐场地基本成型,水库大坝建设正在进行,起漂点、止漂点接待中心主体工程接近完工。 城镇建设亮点突出 紧紧围绕湖北省旅游名镇创建工作,完善修编了长岗镇总体规划,投资500万元进一步巩固包装改造成果,实施硬化、亮化、绿化、净化工程,加大集镇管理力度,深入开展了“大清洗、大粉刷、大整治、大包装、大绿化、大亮化”为主要内容的“六大环境”美化提升活动,以整顿环境卫生、镇容秩序、渣土漏撒、户外广告、交通秩序、市场环境、违法建筑、污水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城镇管理“八大整治”行动,长岗集镇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长岗镇的形象进一步提升,受到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目前,长岗镇已成功创建湖北省环境优美乡镇。 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 加快333省道沿线居民点建设,根据建设规划,八处共200余户旅游通道沿线新农村居民点建设大部分接近完工。按照“景区新农村处处是景点”的理念,把旅游元素注入新农村建设全过程,把新农村建设和配套旅游服务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大对旅游及相关产品开发的引导,景区首家旅游产品开发——大洪山根雕艺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大洪山人家”、 “水豆腐坊”、 “大洪山旅游商品一条街”等旅游项目已经启动,景区旅游配套产业逐渐完善,为景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社会民生不断改善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强化管理为手段,提高教育水平,投资100余万元兴建教学楼,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了校园安保工作和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打造文明、平安、和谐校园。努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全面落实防控措施,6种疫苗接种率达到95%,新农合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参合率达96%。扎实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优质计生服务,确保符合政策生育率达100%,出生人口上报准确率达100%,确保低生育水平示范区的荣誉称号。进一步健全社会和保障体系,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做到应保尽保,发放五保金12万元,优抚金30余万元,移民扶持资金13.6万元。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 刘泽富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 黄继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