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壮大林果产业 实现强镇富民
黄正林
  尚市镇位于随县中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林果重镇。尚市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十二五”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做特色农业文章,实现强镇富民目标。
    特色农业富农家
    近年来,尚市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优质特色产品为主导,以区域化、规模化建设为基础,重特色、调结构,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因势利导抓调整。政府实施奖励政策,引导和鼓励农民大力调整种植结构,目前共发展油桃4.5万亩、葡萄1.5万亩,年创产值2亿元,尚市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果大镇。二是强化服务促发展。为解决水果销售难问题,尚市镇大力发展油桃、葡萄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引导种植户加强管理、提高品质;注重技术培训,加强水果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健全销售网络,开辟绿色通道,治理“三乱”,确保了尚市水果的深购远销。三是拓展农业新功能。每年阳春3月,群金、群祥、龙脉、星雨、敖棚等村的桃花争奇斗艳,成为一大美景。从2007年开始,尚市依托油桃基地举办“桃花节”,不断拓展农业新功能,促进了旅游农业、观光农业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去年以来,全镇有150家农户从事 “农家游”服务,共接待游客3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多万元。
    特而不强待提升
    尚市镇特色农业特而不强,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农业任重道远。主要原因有四。一是龙头带动不够。全镇虽然发展了油桃、葡萄两个特色产业板块,但由于缺乏水果深加工企业的带动,农产品加工增值空间难以拓展,农业产业化“化”不起来。二是品种更新不够。水果产量大,品种单一,大路货多,精品果少,在水果市场尤其是高档水果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三是技术创新不够。水果保鲜技术和储运技术跟不上,导致鲜果销路不广,运输途中损耗过多,增加了鲜果的上市成本;避灾设施少,一遇灾害天气农民就减产、减收,制约了农产品效益的提高。四是链条延伸不够。四届“桃花节”的成功举办,虽然吸引了近百万游客前来观光休闲,但由于配套设施和管理没有跟上,旅游农业尚未形成气候,旅游农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结构调整增质效
    差距就是潜力。“十二五”时期,只要坚持走结构调整之路,尚市特色农业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一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经过多年调整,油桃和葡萄已成为尚市的特色农产品。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这些特色农产品因天气的影响和标准化生产不够而使品质大打折扣,在市场中卖不出好价;同时,没有对这些特色水果进行精深加工,附加值不高,农民只能赚取产业链低端的利润,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今后,一要在规模上做文章,根据市场研判,可引导农民扩大种植面积,力争每年扩大种植油桃5000亩、葡萄3000亩以上,改造油桃2000亩、葡萄1000亩,用10年时间在尚市建成10万亩的水果基地。二要在品种上做文章,每年改造更新3-5个新品种,确保水果品质的提升。三要在技术上做文章,改过去的常规栽培为设施栽培,努力提高水果抗灾能力。四要在专合组织上做文章,以合作社引导果农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确保实行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技术公开、基地共建,加快油桃、葡萄的产业化、商品化进程。五要在销售上做文章,建立销售网络,扩大辐射面,逐步让油桃、葡萄成为我市的拳头农产品。
    二是延伸特色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旅游农业,不断拓展农业新功能。借举办“桃花节”的东风,以群金村为中心,以其周边五个村为依托,努力建设桃花园景区,完善景点建设,把景区打造成全市观光旅游农业示范基地。按照“山上油桃、山下葡萄、园中养鸡、架下种菜、池边垂钓、路旁餐饮、主业突出、辅业发达、乡风醇厚、设施齐全”的规划来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养鸡、种菜、养鱼、垂钓、餐饮等特色农副产品种植和休闲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引进水果加工企业,走水果深加工之路,大幅提升农产品增值空间。
    三是强化品牌战略。一要在品种培优上下功夫,引导农户引进和利用新品种、新技术,培植精品水果。二要在产品包装上下功夫,积极注册商标,推出自己的品牌并进行精包装,确保水果的提档升级,争取在3年内培育3—5个在全省叫得响的水果品牌,逐步拓展市场空间。三要在对外宣传上下功夫,搞好“桃花节”促销,利用新闻媒体扩大宣传,不断提升尚市水果精品的美誉度。
    (作者系随县尚市镇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镇长)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壮大林果产业 实现强镇富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理论】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