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服务财政审计“大格局”
敖殷艾双运
近年来,随州市审计机关不断探索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路和方法,对于规范财政管理行为、健全财政管理制度、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审计观念较为落后,审计范围不宽、覆盖面不广,审计手段单一、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审计执法和处理处罚难度较大,审计质量的控制约束机制还不够完善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我们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新形势下提高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质量和效益的方式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服务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构建。 进一步扩大审计覆盖面。一是扩大本级部门单位的审计面。不能局限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计划部门,还要拓展到其他业务部门,将预算管理、业务管理、项目管理紧密联系起来,查深查透。二是扩大对所属二、三级单位的延伸审计面。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改革的逐步到位,部门单位擅自调整预算、自留预算资金、违规收取费用等问题逐年减少,但一些问题下沉或向外单位转移的情况不断增多。因此,必须扩大对二、三级单位的延伸审计面,才能发现本级部门单位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全面地对部门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三是开展行业审计和系统审计。摸清整个行业或系统的家底和效益情况,对整个行业或系统的资金使用绩效和职能发挥、廉政建设、内部管理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建议。 加强部门预算编制环节的审计。一看部门预算编制依据是否合法,是否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预算编制有无细化到明细科目、具体部门,人员经费标准、公共经费定额是否合理,专项经费是否有政策依据,重大项目支出是否经过科学论证。二是看预算编制方法是否正确,是否按照零基预算方法编制,彻底改变基数加增长的做法。三是看预算支出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按照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基础上,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按轻重缓急合理安排重点项目支出。审计重点由盯住决算转到预算上来,监督前置,确保公共财政导向下部门预算编制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坚持“双向(即资金流向和项目程序)”审计的工作思路。一是顺着资金走。按照部门财政资金流向进行延伸,弄清资金的真实用途和使用效益情况,注意发现重大违纪违规案件的线索,将资金的最后使用者与部门及直属单位的审计结合起来,将有关问题查深、查透。二是顺着部门的项目走。从立项审批、年度预算、资金收付、项目评价等各个环节着手,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效益审计融合起来,采取顺向、逆向等方法,确保查深查透。 积极探索和推行绩效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既要关注资金筹集使用得“对不对”、“实不实”,更要关注用得“好不好”,将效益性审计和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力支配上,以全面推进效益审计为主要方向,把效益审计作为一个独立的审计类型进行探索;在审计方式上,以专项审计调查为主要方式,把专项审计调查作为一种特殊的效益审计方法进行实践;在审计范围上,以部门财政资金为主要对象,把严重损失浪费或效益低下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作为效益审计的重点;在审计目标上,以提高部门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为出发点,把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项目和财政专项资金作为效益审计的突破口。 强化审计分析研究,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根据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审计人员应学会站在书记、市长的视角,围绕人大、政府和社会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对重点资金、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专项审计调查和延伸审计。在审计调查中,既要看问题的表面,还要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揭露问题的本质,找出管理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注重从政策措施以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发现问题,最终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有分量的专题材料,提交给有关部门,使其得到及时纠正和改进,从而为宏观调控和经济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各项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 整合审计资源,统一组织联动,形成合力。坚持以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为主导,将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重点建设资金审计等有机衔接,形成上下一盘棋,统一组织、实施和上报。建立内部协调和定期沟通机制,分工明确、重点突出、内容全面、协调一致,在各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定期召开审计工作碰头会,汇报工作进展,交流现场审计情况,通报需要其他项目审计组协助查证的有关事项,适时调整现场审计的方式与方法。建立审计资源统筹领导责任制,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协调,及时掌握和指导现场审计,统筹审计人员调配,使各专业科室、各审计组、每个审计人员实现相互协作、整体联动。 努力探索和创新审计方法和手段。一是将以部门单位为主线和以问题为主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将查找同类问题与延伸审计单位结合起来,围绕一些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审计调查,采用审计座谈、审计抽样、风险评估等方式方法,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二是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积极搭建与财政部门联网的审计平台,改变单一的事后审计监督方式,变事后审计为事中审计,变就地审计为远程审计,促进并逐步形成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审计有机结合的监督机制。积极运用AO审计系统进行辅助审计,使计算机在审计查证、分析性复核、审计信息的收集、筛选等方面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随州市审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