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亦喜亦忧老家行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儿时的梦想早已在有“随北菇乡”之称的老家变成了现实。那里环境优美,青山一座座,秀水一湾湾,如同一幅又一幅的山水田园画;那里人民勤劳,靠着党的好政策,发家致富,过上了安宁幸福快乐的日子。
    每次回老家,看到一幢幢小洋楼矗立在青山下、秀水旁,我打心里为父老乡亲们高兴,更为他们自豪。昔日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的农民,如今的生活水平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一日三餐可以有肉;与城里人相比不相上下,有的甚至超过了城里人。
    近几年来,乡亲们学会了香菇的种植技术,再加上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几乎家家户户都搭起了香菇棚。靠着勤奋劳作,每年的收入都非常可观。一幢幢的乡村别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山脚下、公路旁,成了如画家乡美丽的点缀。
    这次回老家,听说今年香菇行情看好,乡亲们脸上挂满了欢笑,心中储满了甜蜜。他们聚在一起的时候,相互询问今冬的收入多少,明年的种植规模多大,需要多少菇料木材,需要多少烧灶木材,各人估算着自家所需数目,我听到的都不下万斤。
    听着他们愉快的谈论,我一面为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生活由衷地感到欣慰,一面又为他们对木材的大量消耗将造成的环境影响而甚为担忧。
    以前,政府的“封山育林”措施颇有成效。山上树大了,林密了,多年不见的各种小动物时时出没其中,住在家里偶尔还能听到几声野鸡的叫声。可近几年,山上的树木日渐稀疏,有的地方全成了灌木丛,也有的地方甚至成了“秃”了。可我没发现山上有新植的树苗,也没听说有人在植树季节自觉地上山种树。长此下去,三年、五年或十年之后,那会是怎样可怕的景象呀!
    希望种植香菇的父老乡亲们,在伐木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了植树,为自己,也为子孙后代。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种树,同种庄稼一样重要!
  
    ●朱家苹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亦喜亦忧老家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社会与家庭】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