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老年性肺炎的特点
  曾都医院 汪小春
    早在100多年前,Osler就曾很有哲理的把肺炎比作是“老年人的朋友”。老年肺炎的发病率大约是青年人的10倍,50%以上的肺炎患者是>65岁的老年人。在因肺炎死亡的患者中,89%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70岁以上者肺炎病死率成百倍地增加,从20岁起,每10年肺癌死亡风险增加约10%。根据发病地点的不同,老年肺炎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长期护理中心(LTCF)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慢性基础疾病是老年肺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99%的老年肺炎患者患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此外,年龄相关的肺脏结构、功能改变和横膈位置变化可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影响肺的天然防御机制,也是老年肺炎重要危险因素。老年人在肺脏局部防御机能减退的同时,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也随之下降。
    高龄和基础疾病的存在常使老年肺炎的临床表现呈现不典型性,常缺乏咳嗽、咳痰、发热、寒战、胸痛等肺炎特征性表现,代之以意识状态下降、嗜睡、头痛、食欲不振、恶心、腹痛、腹泻、尿失禁、淡漠、虚弱等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的非特异症状。而且,起病隐匿还常导致在男性的误诊和治疗延误。因此,当老年人出现不能解释的功能状态降低,尤其出现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或原有基础疾病不明原因恶化时,均需考虑肺部感染的可能。有研究提示,呼吸频率增快和心动过速是老年肺炎较为敏感的表现,甚至是仅有的症状,通常呼吸困难常较其他临床表现出现早3~4天。
    老年肺炎患者的肺部体征可因脱水、浅快呼吸、上呼吸道传导音干扰等因素而改变,通常也缺乏肺实变体征。老年人发生肺炎可无白细胞升高,但菌血症更为多见。
    由于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所以辅助检查在诊断中尤其重要,包括胸部X线、痰涂片和培养、血培养、血常规、血生化等。
    考虑到老年人的感染和药代动力学特点,临床医生在经验性用药时必须综合考虑患者、致病菌和药物这三个因素。首先应确定患者发生感染的地点和时间,这直接影响致病菌的分布和患者的预后。其次应对患者的免疫状态、基础疾病、临床表现等进行全面评估和分级。再有应考虑患者是否存在特殊病原菌的感染风险。最后在药物选择时还要考虑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力求选取抗菌活性好、耐药性低、药代学和药效学最佳、不良反应低药物,并恰当确定合适的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由于老年人多存在基础疾病,而且合并用药情况多见,因此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需特别监测对不良反应,并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必要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老年性肺炎的特点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