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餐桌的变迁
  2月2日(腊月三十)一大早,我携妻带子回老家同母亲过年,发现母亲那宽敞整洁的屋子里又添置了一张新餐桌。
    记忆中,我家的餐桌已换过好几次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刚刚度过三年困难时期,我家的生活条件很苦,那时餐桌上虽然已很少看到一些黑色的菜饭团子,但桌子中间常常还是两碗青菜和一大盆米汤,米汤上面漂有几片淡淡的酸菜叶子,让人使尽眼力才能寻得到一丁点儿菜油的影子。好不容易盼到春节,全家七口人可以围着那张陈旧的木方桌吃顿饱饭。一开饭,只能听到一阵阵大吃大嚼以及用力吞咽的声音,并偶尔夹杂着一两阵稀里哗啦的喝粥声。
    进入八十年代后,生活条件有所好转,我们家也换了一张崭新的木方桌,餐桌上摆放的内容比起六十年代当然要丰富一些。但母亲在做菜的时候,还是特别小心地把猪肉和白萝卜切成一样大小的块状,然后再用香葱、酱油烧成差不多通红透亮的颜色。端到餐桌上时,我们兄妹五人争先恐后地用筷子在菜盆里不停地翻动着、搜寻着。这时,慈祥的父母亲竟装成自己的眼力不好,常常是将萝卜当成猪肉,放在嘴里后便大声地叫苦不迭,一时间,引起了阵阵哄笑。那时,萝卜里挑猪肉,对我们全家人来说,的确是一种快乐、一种乐趣。
    九十年代后,随着弟弟、妹妹们长大成人,家里添置了一张散发着油漆香味的大方桌,一家人在餐桌前吃鱼吃肉成了很普遍、很寻常的事。如今,母亲见我们兄妹五人的孩子都纷纷长大了,而原来的大方桌也显得太小了,更重要的是母亲变着花样做的菜餐桌上放不下了,她就安排二弟到城里花了八百多元买回了一个直径两米、枣红色的模压大圆桌,外加直径一米四的玻璃转盘,既实用又气派。
    “文,快点摆桌椅,开饭了!”母亲的喊声打断了我的回忆。是啊,我们家的餐桌已换了好几张了,但换得最多的还是餐桌上那日益丰盛的内容……
  
    通讯员 谢万文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餐桌的变迁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科教在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