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浙江义乌劳动力市场,众多企业招聘人员举牌招工。
新华社2月16日电 春节过后,东南沿海的劳动力缺口再次出现,“用工荒”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是世界毛织业的重要基地。春节假期刚过,记者在大朗镇象山工业城看到,不少工厂门前挂出横幅或贴出告示,“急招大量男女普工”等。很多公司提供了包吃包住、月薪过两千元等条件。有些公司不仅承诺提供免费食宿,还有年终奖、带薪年假、带薪婚假、生日奖金、社会保险等。
东莞市的情况在整个珠三角已较为普遍,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主任张宝颖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广州地区企业求人倍率约为1.36:1,即每个求职者有1.36个岗位空缺。岗位多于工人,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情况明显。
而该机构对广州343家企业节后招聘求职意向的摸底调查显示,超过80%的企业节后招工,招工比例约为现有人员总量的10%,预计节后一个月广州劳动力缺口达到15万人。其中,玩具、电子、纺织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面临缺口最大。在人员结构方面,更多的人力缺口体现在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上。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欧真志说,今年春节后广东地区用工缺口约在百万人次,接近广东省超过3000万总用工量的5%左右。而伴随“节日荒”的,是当前珠三角企业招工“常年缺”状态。
观察人士表示,“用工荒”是一个多棱镜,折射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很多问题,比如新生代农民工的务工观念正在发生转变,以及长期以来,低端制造业企业工人待遇得不到提高等等。
统计显示,目前中国的农民工在2.2亿到2.3亿之间,真正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大约为1.4亿。接受采访的多数经济和人口学者表示,“用工荒”将成为一种常态,伴随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企业转型升级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