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炼:保障性住房“不当任务当产业”
新华社3月3日电 “现在保障房建设只是政府的一项任务,尽管实行问责制,而且层层立下‘军令状’,但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实在太多。比如资金从何而来?建成后如何管理?服务资源如何配套?”提起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建控股集团总裁于炼首先提出了三个问题。 于炼委员给记者算了笔账,今年国家将新增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需要资金1.3万亿元,可看得见的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拨款1300亿元;地方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10%,假如足额到位最多也就1350亿元;另外,再加上动用有限的住房公积金增值净收益。其余大部分缺口需要依靠存在很大不定因素的金融及发债来完成。 如何破解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这些瓶颈?于炼委员建议,保障房建设不能仅仅当做一项任务,健康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必须走产业化之路,用产业立法确立用地优先保障机制,同时使每个城市将交通、教育、就医等资源最为便利的用地,优先满足保障房建设,以解决资源配套投入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