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千亩荒山植油茶
——万店镇新东村发展油茶产业记事
作者:刘诗诗
  风和景明,春意正浓。3月29日,走进曾都区万店镇新东村,只见一亩亩荒山被翻耕一新,一条条土陇上点缀着点点绿色,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跃入眼帘。
    在该村三组的山坡上,村民王三成正在挥铲埋土种植油茶苗。“前段时间下雨,现在正是油茶种植的好时机。”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新东村地广人稀,生态系统脆弱,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我们村有3000多亩荒山,不利于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更是集体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该村党支部书记王三菊介绍。
    穷则思变,如何让荒山变成“金山”?该村请来了林业专家实地考察,最后把发展目光放在了油茶上。“油茶全身是宝,可直接榨油,油壳还可作化妆品、药物原料,渣是难得的肥料。此外,生态绿化、观赏价值也很高。”谈起油茶,王三菊俨然已是半个专家,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新品种的油茶林,3年可以试果,5年进入丰产期,生长期一般为50年以上,丰产期每亩产油量在40公斤以上,目前茶油市场价格是每公斤30-40元,一亩油茶年收入可达1600元。
    2010年,王三菊带领4个村干部成为村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们拿出全部积蓄承包了600亩荒山。在村干部的带动下,全村先后有20余户承包了1000亩荒山种植油茶.同时,外地客商也来投资种植,农户+企业+基地的发展模式使该村的油茶产业步入循环发展道路。
    如今大企业进来了,村民们的发展劲头更足了。“今年村里将成立油茶专业合作社,进行技术推广,开展联户种植,也考虑在保留土榨自产自销的基础上,卖茶果给加工企业,促进油茶产业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发展,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王三菊说。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开年以来,该村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种植油茶的基础上,种植板栗、松树共1000多亩。“现在的新东村不再有一亩荒山,过段时间,你们将会看到一个布满绿色、鸟语花香的新东村。”王三菊诉说着她的憧憬。
  
    (见习记者 刘诗诗 通讯员 张俊 张立)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万店镇新东村发展油茶产业记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