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随州市神农茶业集团:推动随茶产业大步升级
  2010年5月,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茶界同仁的帮助下,随州神农茶业集团应运而生。集中优势力量,整合优势资源,汇聚优秀人才, “抱团”发展,标志着神农茶业集团朝着工业化、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市委、市政府 “工业兴市”发展战略指导下,成员单位经过短暂磨合,迅速实现从种植、加工、销售、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资源有效整合,形成产、供、销、研一体化格局,大大增强了随州茶业的市场竞争力。集团经营结构的调整,集约化、专业化手段的运用,加速了农业企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转型发展,推动我市茶业组织化、工业化、标准化大步升级。
    随州神农茶业集团以龙头企业云峰山茶场为依托,以保护环境、发展茶业、打造品牌、带富茶农为宗旨,致力于茶叶种植、加工、内外贸易、茶楼、茶旅游、茶文化传播等涉茶产业的组织化、标准化和产业化运营。集团骨干企业——云峰山茶场,先后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QS(421314010032)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国际有机食品 IMO(证书号 Nr.26562)认证;获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备案(4200CYJD002)证书、“无公害 ”农产品标志证书、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证书、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证书 (湖北省仅八家茶企)。是湖北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随州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集团以龙头企业的资产、管理优势与成员企业的资源优势形成互补,实质性联合茶企40多家,茶农 5000户、基地 80000亩。针对广大茶农多年来既种茶又制茶、卖茶,不专不精,量小分散,缺乏统一生产标准的实际,积极引导成员企业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茶园,加强老茶园改造,建设优质高效茶园。真正建立“集团+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生产、收购、服务、销售”一条龙经营,带动发展茶叶产业,形成了集团与成员企业 、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社与社员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机制,茶农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大幅提升。
    农业产业只有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才能做大做强,站稳脚跟。集团以“工业兴市”战略为指导,用工业化理念谋划茶产业,用工业化的发展思路整合茶业资源,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组织茶叶生产,用工业化的组织形式培育茶产品市场主体,用工业化的理念推进茶产业规模经营,努力实现“种植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工业化”。以云峰山13000亩有机茶园为依托,以点带面、以强带弱、以有带无,着力拓展周边茶场,推动茶园规模开发。集团多方筹资,兴建高标准、现代化茶叶加工厂。已安装调试的绿碎茶新型生产线即将投入运行,全市中小茶场多年来苦于无市场而丢弃不采的大量夏秋茶从此有了稳定的出路,为广大茶农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为了支持神农茶业集团的发展,带富一方百姓,随县县委、县政府以 “随县政发[2010]31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全县茶园面积恢复到12万亩,并于2011年3月10日在云峰山茶场召开了全县茶产业发展工作会议。神农故里茶产业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
    文化是品牌的精髓。炎帝神农在开启中华农耕文明的同时,开启中华茶文化。陆羽《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四千多年来,从神农发现茶叶到茶的栽培、加工、饮用,茶文化在随州这个凝聚着厚重历史文化名城世代相传。世界华人寻根节的成功举办,全球华人形成“华夏同宗祖,天下共烈山”的共识,“炎帝神农故里”,使随州荣为中国茶的故乡和发源地。神农茶人积极主动参与国家及各地举办的茶文化研讨会,广交茶界仁人志士,征集了一大批关于湖北(神农、陆羽、诸葛孔明)茶文化的科学论文。从随州茶的历史渊源来看,历史上的神农茶是今天云峰山有机茶的真正源头,随州茶产业是先帝留给我们不可多得的值得传承的优势祖业,今天盛产有机茶的云峰山茶场是革命前辈秉承和发展祖业的灿烂文化遗产。集团把神农文化与茶产业有机结合,研制生产出曾侯银剑茶、随州芽茶、神农有机茶、编钟龙井茶、神农绿碎茶等有机茶产品,充分展示出随州深厚的茶文化底蕴,神农茶业集团和随州茶产业有着坚实的发展根基。
    “聚雨成河汇大海”。历经4000多年的沧桑,随州茶业起起伏伏,几度辉煌,依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未来几年,是随州茶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以振兴随州茶业为共同目标而加盟神农茶业集团这个实业团队的成员,都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方向前进。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随州市神农茶业集团:推动随茶产业大步升级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