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破解社区管理新难题——探访随城首家社区“四点钟学校”
作者:许享红王艳梅
  本报记者 许享红 王艳梅
  
    昨日,在曾都区北郊办事处楚风社区党员群众活动中心五楼昂力外语市民学校,刚刚放学的孩子们正在教室里做作业、看书、读英语……老师在一旁逐一指导。
    父母下班的前两小时里,学生何去何从,成为一道叩问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楚风社区率先成立了我市首家社区“四点钟学校”。
  
  
  托管空白催生“四点钟学校”
  
    楚风社区成立于2003年5月,是由原湖北专用汽车制造厂改制后组建的单位型社区,常住人口1789户,共有2000多名学生,而许多家长忙于工作或做生意,长期以来小学生放学后得不到有效的照顾托管。楚风社区书记李小平说,“为更好解决孩子放学、家长仍在上班产生的教育和管理空白,2008年5月,我们社区的 ‘四点钟学校’应运而生。”
    为减轻家长负担,社区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五楼空置的400多平米办公楼改造成教室,每年在社区收益里划拨一定款项用于学校教学运转及教师聘请。“每天下午4点30分到6点30分,我们对放学后的孩子提供专门辅导,学校对5名老师进行统一培训,努力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放学后及时与家长沟通,确保学生安全到家。”校长孙丽君说。
    目前,学校共有7间教室,有来自铁树、五眼桥和清河路小学300多名学生,以英语教学为主,并开设美术、书法等多种课程。“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这里有很多小朋友一起做作业,放学后既安全,又能学到知识,家长也放心。”社区居民、学生家长梅丽华讲。
  
  
  多元化尝试发挥管理作用
  
    在楚风社区五楼教室里可以看到,教室里摆放着整齐的课桌椅,不时传来孩子们的读书声。
    楚风社区“四点钟学校”主要面向社区内1至6年级小学生开班,学期制与学校相统一,每人每学期600元,收费标准远远低于盈利性教育培训机构。“从学校开办后就送孩子过来学习英语,现在孩子的英语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家长陈传义感激地说。
    “以前放学喜欢在街上玩,不愿意回家,现在一放学我就到学校来,不仅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课余还有美术、舞蹈科目可以选择,很有意思。”铁树小学五年级学生赵世杰高兴地说。
    据孙丽君介绍,现在孩子兴趣广泛,部分家长希望多开设些科目供孩子选择,填补必修科目之外孩子业余生活。老师们也在积极探索,开设新科目满足孩子学习愿望,除英语之外,增设了舞蹈、书法、美术等兴趣科目。同时,“四点钟学校”多元化的教学,完善了学生课后业余生活的服务和引导机制,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有效补充,有利于孩子全面成长。
  
  
  推广还需共同努力
  
    各省市对“四点钟学校”的探索实践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但走访中记者发现我市不少社区对于开办“四点钟学校”热情并不高,甚至认为会增加社区负担,难以管理。缘何会造成这一现状?
    采访中,多家社区负责人表示,主要是社区的场地有限,无法腾出场所来供孩子上课,办学经费对于并不富裕的社区难以解决,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学校”的建设中去,“四点钟学校”需要固定人员进行管理,而社区工作人员本身工作量较大,无法满足“学校”的教学管理要求。
    而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四点钟学校”单靠社区力量远远不够,还需要民政、教育等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李小平建议说,可把“四点钟学校”的建设、管理工作纳入社区考评中,以发挥考评的内在激励作用,促进“四点钟学校”建设的规范化,吸收社会更多力量,破解家长“四点钟难题”。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破解社区管理新难题——探访随城首家社区“四点钟学校”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生活周刊】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