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旧书》给我们的启示——我市教学专家评点今年高考作文题
  本报记者 张顺
  
    今年湖北省的高考作文题《旧书》,不少考生说:有点难,写惯了给材料的作文,猛地见到《旧书》这样的命题作文,一下子有点儿茫然无措。
    记者采访了市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杨忠山、随州一中高级教师帅文清等语文教学专家,请他们谈了对今年高考作文题的看法。
    “湖北省的高考作文备考,都有点训练过度。训练过度,就容易固化思维模式,一遇上《旧书》这样开放性的题目,就无所适从了。”高级教师帅文清分析说,好在《旧书》的命题,让所有的考生都有话可说,在考生十几年的求学路上,与“旧书”多多少少都有些“缘分”,但作文要写得“出彩”,就必须写出对 “旧书”独到的感悟,写出“旧书”对自己成长的深刻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看出命题者对文化传承的重视,网络时代,不能丢了我们读书的传统;也可以看出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对考生文化素养的关注。
    特级教师杨忠山则对各地今年的高考作文进行了比较。同是开放性的作文命题,还有全国卷1作文题目《期待长大》、重庆高考作文题目《情有独钟》、安徽高考作文题目《时间在流逝》、江苏高考作文题《拒绝平庸》、山东高考作文题目《这世界需要你》等等,这些题目,与考生的生活都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但要写好拿高分,却要具备相当的生活和知识积累,试想,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学生,一个对读过的书没有什么感触的学生,怎么去写《旧书》这篇作文?同样,对“长大”、“感情”、“时间”这些词语,如果没有相当的生活积累和思考,作文时就会停留在概念层面泛泛而谈,就不能写出感染力强、说服力强的文章。因此,这些开放性的作文题目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小学教育应该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使学生对生活、对社会,对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有更丰富的体验和思考。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旧书》给我们的启示——我市教学专家评点今年高考作文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科教在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