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80后父母的育儿经
作者:陈云
  本报记者 陈云
  
    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这代人(简称80后),从就业到婚姻,始终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几年前他们还是众人眼里不懂事的孩子,转眼间他们已为人父母。在育儿心态、方式上他们又呈现出怎样的不同呢?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准备期:迷恋“育儿宝典”
  
    日前,记者走访了我市几家大型的图书城和一些小型书摊,几乎每一处都设有育儿图书专区。从孕期胎教到针对幼儿各个年龄段的育儿宝典,种类丰富,时而有年轻女性过来翻看。
    “明年是龙年,我们家准备要一个龙宝宝。养孩子是个大工程,现在多看些育儿书籍打点基础,方便以后带孩子。”在猎豹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工作的苏女士今年26岁,自己与丈夫都是大学本科学历。准备明年生小孩,上个月就网购了好几本胎教、育儿书籍,平时有空就会看看。她还告诉记者,自己好几个已为人母的年轻妈妈朋友们,都或多或少看过育儿书箱。
    对此,曾都区第一幼儿园有着20年幼教经验的王彬彬老师认为,近些年,80后年轻父母往往思想开放、善于接受先进的科学观点,普遍受教育程度也较高,且他们在育儿上呈现出更强的主见,不愿照搬父辈传统的育儿经验。因此,他们更多的是自己阅读育儿书籍,实行科学喂养。
  
  
  实战中:顾不上查阅“宝典”
  
    在我市某行政单位上班的张洪燕,儿子今年刚满周岁。谈起“育儿宝典”时她却说,在小孩出生前自己也看过好几本育儿书,但等到真正带孩子了,每次孩子哭闹不听话时,自己手忙脚乱的根本顾不上去查阅“育儿宝典”。
    在某事业单位上班的许女士也深有同感,儿子7岁了,平时出现的大小麻烦多了,但很少专门去查阅育儿书籍找解决方法,只是上网时偶尔会点击一些相应网站看看。她说,育儿书籍所讲内容有时与长辈传统育儿经验相矛盾,且针对同一情况不同育儿书籍有时解释也不同,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在处理育儿问题时,自己更多的是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自己的认识和公婆的意见。“摸着石头过河吧!”她总结说。
    另外,80后年轻父母更喜欢与同龄朋友一起交流育儿心得。
  
  
  交流中:育儿更显主见
  
    记者走访一幼、二幼得知,80后年轻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明显投入了更多心思。据二幼方华丽老师说,虽然许多父母平时因工作忙,孩子多由爷爷奶奶接送,但晚上孩子都由父母来照顾,且一有空就会带孩子逛公园、外出游玩等。平时幼儿园举办亲子活动时,很多父母都请假来参加。
    “只要一有机会,这些年轻父母们特别愿意与我们老师交流。”方老师说。父母们会向老师询问孩子今天一天在幼儿园表现,同时,将孩子在家表现反馈给老师,与其聊聊孩子的状况。
    80后父母在育儿方法上更有主见。“10年前,那时的幼儿家长对老师给孩子的评价大多都接受。可是现在的父母在对孩子的评价及处理育儿问题上,往往有自己的主张,老师的建议、评点更多的只是一种参考。”方老师说。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80后父母的育儿经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科教在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