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整合·调整·升级
  (上接第一版)
    记者分析发现,全市70多家纺织企业,年产销过2亿元的不多。企业规模不大,导致抗风险能力弱。可喜的是,全市纺织服装行业仍坚守社会责任,今年前5个月规模企业销售19.7亿元,增幅43.4%,交税5144万元,增幅50.8%。
  呼唤龙头 再创辉煌
    调查发现,随州纺织服装行业基础扎实,产业工人、管理人才、经营人才,都拥有独特优势,国际国内市场广阔,订单丰富,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但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也不少,一是企业规模小,基本上处于散兵游勇、各自为政状态,缺乏龙头带动和相互协作。每家企业下端市场多数不在随州,上端棉花、棉纱、布料本地采购量比较小,没有形成“集团军”。二是家族化企业占主导,缺乏高端人才支撑。三是缺乏自主品牌,贴牌加工普遍化,利润低、发展慢。四是面临融资、用地、招工等诸多困难。
    随州缺乏纺织服装制造一条龙的大型企业,在纺、织、服装企业中,也缺乏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品牌辐射力强的企业,企业间的依存度、关联度低,产业链不紧密、不完善。因此提倡打破小富即安思想,实行联合重组,共同做大。
    企业家应该摒弃排外思想,要舍得投入,引进高端人才。目前我市轻纺行业引进的专业人才寥寥无
    几,行业前瞻性、科技现代化
    很难紧跟市场。
    要加大品牌创新力度,
    我市已经注册的三梦、冰姿、狸奴、赛曲、欧流、金考帝等品牌,要加大气力做好国际国内市场宣传策划,让品牌响起来。冰姿公司董事长韩继雄说,服装品牌是无价的,做得好是暴利,做不好永远是薄利,没有品牌的服装企业很难发展。
    市经信委副主任龚志彬认为,企业经营者要舍弃“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观念,解放思想,攀大靠强,联手做大,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促进产业迅速壮大。有关部门应在融资、用地方面给予企业最大支持。企业要主动改善待遇,扩大本地招工。
    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多方努力,随州纺织服装行业一定能重整雄风,再创辉煌。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整合·调整·升级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