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曾都南郊党工委书记刘锦忠
(上接第一版)刘锦忠获悉后,多次跑规划、土地、文物等部门挨个做工作,以较快的速度办妥各种相关手续。企业扩规少资金,他也帮助想办法。2010年初,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欢乐气氛中时,刘锦忠已带领分管工业的人员踏上去合肥的路途,与合肥车桥公司洽谈入股融资事宜,经过谈判,合肥车桥公司同意与齐鸣铸业公司合作。很快,2000万元“融入”齐鸣铸业公司,解决了企业少资金的问题。 一个个项目纷至沓来,6年来,有100多家外来企业落户南郊,累计投资10余亿元。工业园区板块逐步壮大,南郊工业经济呈现持续升温、强劲发展态势。 勇于创新激活动力 “创新是发展的引擎,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刘锦忠说。 他在调研中发现,有的社区干部素质较高,因而集体经济发展较快,民生问题得到很好解决,而少数社区干部学习能力差,引领经济发展、社区管理和改善民生的能力不强。这一差距触动了刘锦忠。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刘锦忠带领党工委一班人探索出“社区管理的新模式——两考制”,即在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常规性考核基础上,又创新性地提出对“学”的考评。这一创新为选拔社区干部提供了一把更精准的尺子。在上次社区“两委会”换届选举时,该办事处4名干部在“两考制”中落选,同时,一批高素质的新人走上社区领导岗位。 “两考制”激活社区发展的一池春水,不仅使社区干部进一步完善自我,贴近群众、干好工作,也凝聚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开弓没有回头箭。”刘锦忠带领党工委一班人,创新社区产权制度改革、农田水利建设、农村“三资管理”、农业轻简栽培、综治维稳工作等一系列管理模式,干部职工面貌焕然一新,工作效能普遍提升,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心系群众排忧解难 “家和万事兴。”和谐稳定,关系着发展大局。 楚胜公司、程力公司和神农车厢厂扩建时,当地群众因一些要求未得到满足而上访,导致工程难以进行。刘锦忠一方面耐心地做群众工作,一方面与社区干部探讨如何让群众得到实惠,及时为征地农民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使群众自觉支持企业发展。 对待白云社区三组失地农民生活出路问题、31名复退军人待遇问题等,刘锦忠迅速组建矛盾调处专班进行处理。他说,群众的切身利益没解决好,说明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只要我们换位思考,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办,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依据政策狠抓落实,问题就不难解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刘锦忠的带领下,南郊综合实力快速攀升,连续6年在曾都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目标考核中名列前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