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谱写神农故里的红色乐章
随县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纪实
炎帝神农故里,春潮涌动,生机盎然,镰刀与斧头的交响,奏出新时代的和谐乐章。“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书写了基层党建的壮美画卷。在成功举办首届世界华人寻根节后,该县2010年围绕创建全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的工作目标,努力探索,扎实苦干,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 与时俱进的源头活水,让基层党建找准依托,焕发活力。着眼于拓展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建立了14个移民党小组、12个专业协会党支部、9个社会事业服务中心联合党支部和18个省外流动党支部。着眼于打造服务群众的工作平台,先后建成18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353个村级便民服务室和28个农村居委会便民服务站、381个农家书屋、村级卫生室和综合服务社或农资超市。着眼于拓展便民服务的新途径,乡镇实行“一站式”办公,农村开展“农事村办”活动,2010年以来,全县已累计解答群众咨询万余人次,为群众代办各类审批事项5000余件,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满意度。 解放思想的时代先锋,让基层党建领跑经济,确立航向。大力实施“能人领头雁”工程,选派120名优秀村支部书记到外县市学习,派遣63名机关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全县80%以上的村书记都有自己的产业或基地,每个镇、场都有2—3名企业家型村支部书记。着力实施大学生村官“扬帆计划”和“党员创业致富计划”,县财政专门设立了50万元的创业基金。深入开展“双建双带”活动,先后建成3个省级“双建双带”示范基地、8个市级示范基地、25个县级示范基地,每个建制村至少有1个“双建双带”示范基地。 共建共享的和谐乐章,让基层党建找准位置,铸造丰碑。全面推进“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24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76个县直单位、10个规模企业和136个镇直单位与381个村结成共建对子,累计投入帮扶资金、物资共计1500余万元,引进致富项目120多个,资助贫困学生1300余人次。发挥远程教育站点的辐射作用,先后建成了400个远程教育站点,建成了1个省级示范站点、17个市级示范站点、50个县级示范站点。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县先后有1116个基层党组织、32488名党员、1086名领导干部、43127名群众参与承诺、践诺、评诺和群众评议活动,化解基层矛盾3200多起,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 多元互动的民主政治,让基层党建拆除隔墙,架构桥梁。发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功能阵地作用,党员群众在这里以“两会制”的方式决策村级重大事务,以“两票制”的方式选举当家人、发展党员、评议党员干部、推荐后备干部,以“党员讲坛”、“农民讲坛”的方式培育新型农民、传递致富信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有话就说、有事就办”的方式化解基层矛盾、构建和谐农村,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正逐渐成为党员群众说事议事的中心、民主决策的中心、传递信息的中心。县委制定党务公开实施细则,以公开促进党内活动经常化,先后建立了党务活动公开墙100多个,党务公开栏252处,党务公开网页60多个,发布党务信息2000多条。 稳定可靠的动力源泉,让基层党建强基固本,事业兴旺。县委整合资金3200多万元先后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58个,改扩建47个,统一各类表册22种,“五个基本”基础工作台账一本通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创新项目奖,基层党建工作被省委表彰为先进单位。着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县集体经济过5万元的村已达173个,占45.4%。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落实建制村办公经费和党组织活动经费,提高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干部工作报酬,为全县425名村主职干部办理了基本养老保险,对正常离任的村主职干部发放了离任生活补贴。 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基础牢,则基层强;基层强,则基业兴。随县县委正按照把基层党组织“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的工作目标,在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推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征程上奋力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