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冬病夏治相关知识问答
作者:八月十三日
  随州市中医院内三科 董 健
    一、何为冬病夏治?
    所谓冬病,是指在秋冬季节容
    易发作或病情加重的一些疾病。“冬病”发作根源是因为冬季寒邪强盛、阳气亏损。本着中医“春夏养阳”的治疗理论,故冬病重在夏治。
    所谓夏治,就是在夏日三伏天,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旺之机,对缓解期病人进行治疗,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使病人虚阳恢复正常,增强抗
    病能力,从而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
    的发作,体现了中医的阴阳学说、经
    络穴位、“天人相应”、“治未病”和“肺
    合皮毛”等理论。
    常用的冬病夏治的方法有中药
    内服、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穴位注
    射、针灸疗法、熏洗疗法和饮食疗法
    等。
    二、冬病夏治贴敷是如何发挥
    作用的?
    冬病夏治是中医择时施治的方
    法之一,中医认为,天人合一,天人相
    应,人类依赖大自然而生存,人的生
    命活动规律、生理和病理都受自然规
    律影响和制约,风霜雨雪、阴晴冷暖都对人体产生微妙的影响,根据中医阴阳四时消长规律,人体阳气及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生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由于自然界夏季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在夏天也达到最高,因此,一些冬季好发的疾病在夏季治疗,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夏天是疾病缓解期,加上天气炎热,人体阳气旺盛,借助其旺盛之阳气,配以中药穴位敷贴等治疗手段,起到鼓舞正气,祛除体内沉痼之寒邪宿疾,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等作用,使人体阳气充沛,抗寒能力增强,经络气血融会贯通,尤其在三伏天,人体皮肤的腠理完全开泄,经络气血旺盛,选取特定的穴位进行敷贴,所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对相应的脏腑起到扶正祛邪的效果,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冬天发病次数,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意,充分体现了中医预防为主的思想。通过穴位经络或者局部给药,可以同时发挥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药物通过透皮吸收,在局部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并且刺激局部经络穴位,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作用。冬病夏治是中医治病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很多,其中三伏天中药穴位敷贴疗法简单、易行,坚持夏季治疗能大大缓解冬季的病情。
    三、冬病夏治贴敷主要治疗哪些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等。
    2、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寒性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颈椎腰椎退行性病变等疾病。
    3、皮肤病,如冻疮、寒冷性慢性荨麻疹、皲裂等。
    4、小儿病,如小儿哮喘、变应性咳嗽、鼻炎等。
    5、其他如过敏性鼻咽炎、慢性咽炎、肩周炎、胃寒病、腰腿疼痛和部分肾脏疾病等。
    四、哪些患者不适合冬病夏治贴敷治疗?
    孕妇及2岁以下儿童;有严重心肺疾患的人;对药物过敏的人;皮肤长有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者);糖尿病病人。
    五、冬病夏治贴敷要注意哪些问题?
    1、时间为每年三伏天,一伏一敷,连续三年以上。
    2、每次敷贴以中午为宜,敷贴2~4小时。
    3、敷贴前局部要干燥,擦干汗水,贴敷后避免运动出汗,以免影响敷贴的效果;
    4、敷贴的部位不要着力,以免移动,影响穴位的准确性;
    5、多数病人局部有灼热发红发痒等反应,属正常反应;
    6、如果局部出现水疱应该用注射器抽吸,局部应用“烧伤药”、“绿药膏”等涂擦、严禁用肥皂等刺激物擦洗,以免引起感染。
    六、2011年“冬病夏治”时间?
    2011年市中医院“冬病夏治”工作已全面启动,精选有效中药分别在初伏(七月十四日)、中伏(七月二十四日)、末伏(八月十三日)进行穴位外敷,请广大病友相互转告。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冬病夏治相关知识问答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