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让风险无处藏身
市国税系统开展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纪实
  如何实现权力规范、透明、高效运行,从源头上有效预防腐败?
    今年5月,市国税局开始在全系统推广曾都区国税局内控机制建设试点经验,建立部门内控机制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来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监督,为从源头防腐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这一创新之举受到省纪委有关领导的肯定,认为“针对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具有推广价值”。
  探 索
    去年8月,曾都区国税局开始试点内控机制建设。经过探索,该局开发出一种内控机制管理信息系统,以此作为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抓手。
    昨日,曾都区国税局信息中心主任晏承刚向记者作了演示:点开国税内网内控机制专页上的“部门内控机制管理信息系统”,里面设立有岗位信息、本月岗位完成情况、重点风险提示、系统操作情况提示、内控考核情况等模块。
    “我们每名干部职工所对应的工作岗位、职责、风险点等都输入了管理信息系统,干部职工主动接受网上监控。”晏承刚说。
    记者看到,该管理系统还设立有政策法规、工作动态、内控建设、规章制度、督察督办、综合频道等模块,全面反映内控机制管理工作,并形成较为完备的网上法规库,方便干部职工查询。
    为保证这套管理系统科学、有效运行,区国税局重新确认了岗位职责,确定了党务、政务、业务等三大类(14个部门)共100多个岗位,明确了各岗位所具有的权力和责任,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权责体系。该局还按发生频率高低、人为因素大小、自由裁量幅度、制度机制漏洞、危害损失程度等因素查找出1000多个风险点,并进行了分级评估,让更多的眼睛盯住权力运行风险。
    该局还按党务、政务、业务等三大类编制了工作流程图。通过流程再造,形成了纵向授权制约、横向流程控制的权力运行机制,做到下一道程序对上一道程序进行控制,每道程序之间互相制衡,并将权力行使过程公开化,实现了分权控制风险。此外,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权力运行。
  运 行
    “我们制订了内控机制运行管理办法,来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监督,确保管理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发挥作用,从而加强风险防控。”曾都区国税局纪检负责人说。
    网上警示风险。要求干部职工每月登陆内控管理信息系统,月月察看工作风险,有效解决“抓时紧、放就松”的问题,做到警钟长鸣,时刻绷紧风险防控这根弦。
    网上自查风险。干部职工每月对照履岗工作查找各类风险,并在网上提交风险内控管理信息,为风险防控提供依据。
    网上监控风险。监察室每月查看干部职工工作完成情况,查找监控风险。
    网上提示风险。监察室依据系统风险警示、廉政建设动态、上级组织指示、其他系统曝光等警示信息,发布风险提示,要求干部职工重点防范、化解可能发生的、潜在的风险。
    管理信息网上公布。网上公布内控系统管理通报、督办通报、公开考核结果等,引导干部重视国税工作,重视风险防控。
    该局还建立了督导检查防控体系,与内控管理机制有效对接,全面梳理国税各项工作,根据已经检查出来的不良现象、廉政建设的薄弱环节等提出整改建议,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督导。此外,该局还建立了特色制度防控、警示教育防控、廉政自律防控等,形成了风险立体防控体系。
  推 广
    目前,曾都区国税系统初步形成了“岗责确权→流程分权→排查风险→完善制度→立体防控”的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模式。实现了对税收各项工作的全覆盖,达到从源头识别风险、监控风险、化解风险、处置风险、警示风险的目的,推进了廉政建设,促进了税收各项事业的发展。
    市国税局纪检组长任东文说:“曾都区国税局内控机制建设运行以来,实现了风险监控空间、风险监控能力、风险自律意识、税收工作质量四个有效提升。”
    今年5月,市国税局开始在系统内全面推行曾都区国税局内控机制建设模式。
    廉洁和谐促发展。今年1-6月,全市国税部门共组织税收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36.52%,增收2.69亿元,国税收入首次在半年时间突破10亿元大关。
  本报记者王董斌通讯员王光华实习生陈雨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让风险无处藏身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随州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