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让爱温暖残缺的世界
记曾都区爱心就业创业培训中心及助残志愿者服务中心
作者:王艳梅
  7月29日,曾都区助残志愿者服务中心志愿者走进残疾人家庭,为他们送去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帮助。当众多志愿者站在曾都区爱心(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中心时,眼前景象触动了每个人。他们,命运多舛,生活困窘,无依无靠,缺乏技能;他们,一度成为家庭的负担,过多承受生活的艰辛;他们,是因为同一个目标聚在一起生活学习,自立自强,互相照顾,身体的缺陷阻挡不了追求梦想的步伐……
  
  
    学费全免,创办首家助残学校
  
    2009年9月,在襄阳宜城有3年办学经验的夏昶回到随州,创办了曾都区爱心(残疾人)人创业就业培训中心,并拿出十多年的积蓄进行投资,改建办公楼,在签下20年的租赁合同后,随州市第一家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中心落成。
    2010年3月,学校老师们开始奔波于曾都区各个乡镇,在深入了解中发现,绝大多数残疾家庭愿意让孩子到学校学习,有些家长甚至向老师们祈求:“一定要让孩子到学校读书学技术,让孩子有生活技能。”
    摸底前,学校制订了每年每个残疾学生1000元的学杂费用,可是对于基本没有收入的残疾人家庭来说这是一笔相当大的开销,“不能为了钱再次毁灭家长和孩子的希望”,自2010年5月招生开始,学校是能免则免,“孩子先进校读书,学费的事情以后再说。”校长夏昶拍着胸脯向家长们承诺着。
    直到8月底,学校招收残疾学生90余人,大部分学生没有交够学费,前期投资已经花掉了夏昶个人100多万元的积蓄,抵押借贷款160万元,当名叫史军林的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要回家时,学校毅然做出了决定:“让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以后不用再交学费,学校来想办法解决。”就这样,学生生活一切费用全部由学校承担,曾都区爱心(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中心成为全国首家全免助残学校,校长夏昶成为这近100名特殊学生的“衣食父母”。
  
  
    志愿助残,丰富残疾人学习生活
  
    学费是全免了,如何让学生在竞争中立足成为一大难题。培训中心现开设了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家电维修、电子商务、智障基础教育与训练5个专业,仅仅靠理论学习,学生到社会上仍无法自立门户。经多次外出考察,学校专门从河南汝县麦秆画之乡请来教师讲授实际制作工艺,并与随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残疾人烙铁画培训中心启蒙老师汪福安达成协议,教授老师和学生制作烙铁画。针对学生对家电维修一窍不通,学校再次投资9000多元在市委党校租下4间教室,成立残疾人免费家电维修中心,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学到一技之长。
    现在,培训中心已成立烙铁画、耳机加工组装、拖把场、网络推广、丝网花加工、根雕加工、名人书法临摹等7个加工项目,准备8月底,将产品全面投入市场,学校成立专门产品营销中心,把学生的作品推广出去。
    当了解到很多学生从来没有离开过家门,2010年9月4日,三辆大巴车载着残疾学生开始了随州一日游,学校18位老师及30多名志愿者主持秩序,游览白云湖、感受解放路商业街、聆听编钟演奏……让那些从来没有走进、或是没敢走进城市的学生切身感受城市的繁华与喧嚣。
  
  
    爱心无限,助残活动不断延续
  
    2011年4月26日,随州市曾都区助残志愿者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成为随州首家登记注册志愿者服务中心。6月26日,该中心联合随州楚北网,举办一场大型慰问活动,为南郊三个残疾人家庭现场解决生活困难。7月6日,该中心及来自全市各界的30多名志愿者参加志愿助残阳光行动,现场为残疾人办理第二代残疾证,志愿者律师现场撰写车祸赔偿相关法律文件,7月29日,中心志愿者将社会捐赠分别送到残疾人家庭手中等等。
    关心残疾人弱势群体的不止学校老师和志愿者们,市委常委、副市长彭明方三次莅临培训中心,个人捐赠一个月工资,为中心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明确了办学方向;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传根得知此事给予大力支持,个人捐赠1000元,鼓励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助残事业;随州三得利肥业有限公司为学校捐赠1万元;曾都区民政局为学生提供一年一次免费体检;方园培训学校每月为学生免费理发;随州市玫瑰佳缘有限公司为学生提供免费婚介;随州市忠诚洗水厂为学校捐赠318件校服……
    助残事业光荣,但助残道路却是艰难。一所免费的学校,一个志愿者组织,力量远远不够,但夏昶和他的团队坚信,爱心无阻、善良无限,暂时困难不可怕,只要每个人多奉献一点、多关注一点、多支持一点,用关爱之心温暖残缺的世界。 (本报记者 王艳梅)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记曾都区爱心就业创业培训中心及助残志愿者服务中心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生活周刊】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