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渔业生产灾后复产措施
作者:洪善
  今年我市渔业遭受了罕见旱灾,通过前段时间艰苦工作,抗旱救灾已取得初步成效;后期通过强化管理、增加投喂等措施,仍然可以提高养殖产出量。因此水产专家建议:水产行业要再接再厉,抢抓机遇,强化灾后复产措施,迅速掀起抗旱复产高潮。
    (一)抢抓提水补水,满足养殖需求。要抢抓水库放水和近期局部降雨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调水力度,继续提水调水,搞好蓄水保水,为恢复生产创造前提条件。力争在7月底前因旱干涸的池塘和水位偏低的水产养殖面积达到养殖水位要求,恢复正常生产。
    (二)抢抓鱼种投放,力求养优养足。要做好苗种供求信息发布,抓好苗种调剂工作,要将现有苗种及时投放到位的基础上,积极组织水产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集中采购名优苗种。通过加快结构调整、投放大规格鱼种、改变稀养速成模式等措施,确保全年投放投足鱼种,力争加大因灾改养名特优面积,实现前期损失后期补、常规损失名优补。
    (三)抢抓苗种繁育,夯实生产基础。苗种是当前恢复生产和明年增产增收的重要基础。要多方收集名特优后备亲本,强化亲本培育,满足灾后复产和明年生产的苗种需要。对今年因灾损失较大的小龙虾,拟充分利用丰水季节,大力收捕种虾,加强规模化繁苗措施,优化模式强化培育,努力提高小龙虾产量和效益。
    (四)抢抓生产管理,提高养殖效益。7-10月份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也是提高单产、提高效益的关键时期。一要加大投喂力度。针对前期因灾投喂不足,适时增加投喂量,加快鱼类生长,提高养殖单产。二要加强水质调控。及时对残草、剩饵、死鱼等实行无害化处理,避免水质恶化。三要加大疫病防控力度。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扩大病害预测预报范围,防治流行性暴发性疫病发生。四要加强日常生产管理。定时巡塘、适时增氧、科学投喂、及时防控,加大对产地产品检测频次,杜绝禁用投入品使用行为,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五要加强渔政管理,及时调解渔业纠纷,维护渔业生产秩序。
    (五)抢抓生态修复,恢复渔业生态。恢复渔业生态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一要加强生态整治,清除疯长的野草和水花生等有害植物。二要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在水质蓄水增加后,积极组织放流经济鱼类,扩大渔业资源天然种群量。三要延长禁渔期。对水库适当延长禁渔期限,以保障水生生物资源繁衍生息,维护渔业生态安全。
    (六)抢抓产销对接,保障均衡上市。抓好水产品市场信息监测和收集分析工作,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销售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引导渔民实行捕大留小、轮捕轮放、均衡上市,将达到上市规格的商品鱼捕捞出售,努力实现大灾之年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目标。 (洪善)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渔业生产灾后复产措施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科技前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