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催开致富花——金橄榄油茶专业合作社走笔
作者:唐天才
本报记者 唐天才 通讯员 余运来 庞金强 油茶惠万家,盛开致富花。盛夏时节,记者来到曾都区何店镇棋盘山村,沿着一段崎岖的山路前行,只见昔日峰岭相连的荒山已被垦植成一望无垠的油茶地。 在曾都区,许多荒山荒地不仅被开辟成油茶产业发展基地,而且被开发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园。随州金橄榄油茶专业合作社则像线一样,把这些星罗棋布的油茶基地串连起来,使其熠熠生辉。 金橄榄合作社成立3年以来,网络社员100余名,带动周边农户1200余户,自办或联办油茶种植基地10万余亩,通过申办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带领农户干,干给农户看,促进油茶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田丰土产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000余万元,新建初具现代化生产水平的山茶油加工厂,合作社种植户再也不用为销路发愁。 “规范运作是前提,利益机制是核心,龙头带动是关键,产品产销是纽带。”合作社理事长谢安顺如是说。 合作社成立后,制订了章程,明确了“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完善了组织机构,坚持 “按资金分配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了联利联心。合作社引进和推广两个无性系优良农家品种,促进了油茶品种的升级换代。不定期举办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培训班达1800人次。邀请市、区林业局有关专家为社员和农户授课,播放VCD,发放技术资料,指导社员和农户掌握油茶栽培技术。 “从油茶基地到专业合作社,从生产到加工销售,从标准化种植到精深加工、品牌培育,我们实现了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与专业合作社社员、农户的有机对接,化解了有资源无财力,有财力无资源的矛盾。”谢安顺说。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以加工增值、营销服务拉动油茶产业的发展,使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闯市场,提高了竞争力,增加了抗御风险的能力。通过田丰土产公司带动加工业发展,更好促进产业发展,对农户实行订单式收购,价格实行保底收购价,并适当高于市场价格,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通过示范引导及具体现场指导,进行中耕除杂,抚育管理,高位换优等综合抚育措施,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由改造前每亩茶果300公斤,提高到每亩650公斤以上,每亩增收近700元,增加农民收入55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