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洁美随城——我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瞥
作者:毛传荣
本报记者 毛传荣 通讯员 聂少峰 8月以来,一场“人人参与,洁美随州”的攻坚战在随州城区打响。 围绕“畅通、靓丽、文明、和谐”的目标,市、区联动,集中开展了治脏、治堵、治乱、治丑四大行动,城市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大街小巷洁净了 烈山大道、舜井大道、青年路是城区最繁华的大道,车流、人流量大,过去环境卫生状况差,现在有了很大改观,实行了全天候保洁,地面比以前干净多了。白云大道、擂鼓墩大道是较为偏僻的道路,这次也纳入了整治范围,路两边的杂草全部清除了,地面每天都有人清扫,环境卫生大变样。 今年的环境综合整治中,城区14条大道明确了路长单位和责任单位。各单位全力投入会战,大部分临街单位设立了门前四包责任岗,由领导带队,工作人员排班上路巡查、督导、打扫卫生,实现了路面的保洁。每到周五下午,各单位人员全体出动,上街打扫卫生,带动临街居民、商户也行动起来,参与其中。市建管站成立了建筑垃圾漏撒治理专班,加强对城区在建项目车辆出入管理,确保了城区道路干净整洁。 不仅主干道,背街小巷也得到了有效治理。曾都区把154条小街小巷纳入整治之中,由办事处、社区包保,突出治脏、治乱。文峰巷过去乱搭乱建、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突出,垃圾遍地。市整治办把这条巷作为典型进行解剖、整治,拆除乱搭的棚子,取缔马路菜市场,清除牛皮癣。现在,走在这条小巷上,感到亮敞了,地面洁净了。 交通秩序好转了 近期,在沿河大道、烈山大道、汉东路上,交警明显增多,还配备了协警,设置了警示牌,各路口有人分兵把守,劝导摩托车、助力车走边道。这是我市交警部门学习借鉴广西南宁经验,整治交通拥堵的一个举措。这一措施还将在舜井大道、解放路上实施,主要是解决摩托车乱闯、乱穿,行车无序的问题。 一桥头是一大堵点,交警部门在此处设立了探头,每天安排交警值勤,禁止车辆左拐,缓解了交通拥堵现象。解放路道路先天不足,机动车道狭窄,如车辆停靠,极易造成堵塞。市交警、交通、城管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公交车尽量缩短停靠时间,城管部门加强经营秩序管理,交警加强违停查处。舜井大道、烈山大道正在规划建立公交港湾式停靠点,减少公交车辆占道停靠。 规范停车秩序是整治交通秩序的重要方面。在随州宾馆对面,两处摩托车、自行车停放架特别漂亮,前面摆放着三层鲜花,后面停放着车辆。齐星公司、齐星花园门口,数百辆摩托车停放有序,车头一律朝外,整齐划一。目前,市城管部门、交警部门正组织力量,在各条街道上施划停车位、停车线,引导各类车辆分类停放、有序停放。 市容市貌靓丽了 建筑工地,一幅幅彩图喷绘围挡给人美的享受;广场、游园、路口,一盆盆鲜花组成各种图案;沿河大道,商铺招牌、空调外装变脸了,破损的彩砖全部换成了大理石地板砖;入夜,城区所有的路灯亮了,一河两岸更是溢光流彩…… 绿化、亮化、硬化、美化,随城正在经历一场市容市貌的大变革。 迎宾大道、炎帝大道的绿化带经过精心培育、补植,俨然两条绿色长廊。擂鼓墩大道两侧、五眼桥市场外的占道经营得到根本性治理,乱糟糟的现象消失了。所有大道的出店经营行为被阻止,占道经营更为少见。城区大街小巷的“牛皮癣”曾是一大顽疾,按照属地负责的原则,经过万人洁美,大部分野广告被清除、遮蔽,一些污秽的墙面粉刷一新。交通大道绿化提档升级,两边的杂草、垃圾被全部清除。 据了解,为了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园林部门开展见缝插绿、拆墙透绿,设置花坛,新增绿化面积500平方米,布置鲜花10万盆。市政部门加大了对市政设施的检修,解放路、沿河大道的破损地面全部得以修补,平整畅通。同时,对所有道路损坏的人行道方砖、路沿石、井盖等市政设施进行了更换。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城区变干净了,变畅通了,变美了!”市民们齐声叫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