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比出成效
随州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考评工作见闻
本报记者 冯家园 昨日,艳阳高照,天气有点热。 10多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行风监督员顶着烈日对随州城区舜井大道、沿河大道、烈山大道等路段进行了考评,现场指出问题与不足,并记录下来。 在舜井大道时代广场附近,人车交织,考评组现场徒步察看。见到占道经营的,他们主动劝解;见到乱扔垃圾的,他们上前劝说;见到脏乱差现象,他们一一记录。一位从事水泵生意的店主,将设备放在人行道上,一位考评人员上前对店主说,城市环境整治的成果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大家共享,应该珍惜。听到这话,店主马上将商品搬到了门店里。 此次考评将对14条街道包保单位、12个职能部门和曾都区、随州经济开发区进行现场考评,打分排名。目的就是推动城市环境整治形成长效机制,促进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上新台阶。 在沿河大道沿线看到,协警们指挥着摩托车、助力车走边道,机动车道运行通畅,交通秩序井然。人行道上,门前四包、红袖章依然存在。在随州日报社门口,三名“红袖章”清扫着门前的落叶,劝导着车辆有序停放,环境卫生、停车秩序很好。考评组对随州日报社这种检查过后专班不撤、力度不减的作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考评是机制,评比出成效。评比活动将推动“人人参与、洁美随州”深入开展,随州环境将越来越好,成为名副其实的宜居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