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小站点,大世界
我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一瞥
  本报记者 陈巧玲 通讯员 杨攀 叶青
  
    “一根网线,连起城乡一片。自从村里联上远程教育网,查询信息方便多了!”近日,在曾都区何店镇浪河村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村民拿着遥控器在选择节目。村民们说,这一便利源于村里建设的远程教育站点。
    据站点管理员王清明介绍,村里的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不仅可以接收省转发和制作的各类教育节目,也连接着市级教育管理平台、教学资源库和辅助教学网点,与国家、省中心资源库互通,“从理论到政策法规,从时事新闻到各种实用技术、市场信息,即使不出村,我们也可以‘遥控’出各种所需要的信息。”
    远程教育进村入户,是造福广大党员群众的民心工程。我市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于2007年9月全面启动,按照“以通为先”的要求,本着“应建、宜建、尽建”的原则,全市先后投入资金670多万元,建成各类远程教育站点1000多个,基本实现了全市远程教育站点的全覆盖。
    “远程教育站点的落户,不仅丰富了村里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内容,也将各种农技知识带到了村里,成了大家经营致富的‘免费家教’。”说到村里的远程教育,曾都区万店镇塔儿湾村村支书王大军深有感慨。
    塔儿湾村距离城区12公里,人均耕地不足0.5亩,人多地少,村里开始研究发展蔬菜种植,而技术和市场信息的缺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两大瓶颈。2008年,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落户该村,丰富多样、实用生动的种植养殖技术和详细的市场信息讲解着实让大伙儿眼前一亮。
    在网上搜寻大棚蔬菜种植和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查询比较各类蔬菜市场行情和发展前景……信息通畅了,技术有保障了,村里的蔬菜种植也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现在,村民遇到不懂的问题总是习惯往远程教育站点跑,或上网请教,或翻书查询,远程教育站点成了大家学习的‘课堂’。”
    不仅在塔儿湾,在发展香菇种植的随县三里岗镇吉祥寺村,在生猪养殖业逐渐壮大的均川镇珍珠庙村等等,都可以感受到远程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远程教育网络在市场、企业、农户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站点要建设好,更要使用好,充分发挥其信息平台作用!”7月28日,曾都区对该区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要求加强站点建、管、学、用等工作,使远程教育站点的开机率达到100%。
    为充分发挥基层远程教育站点作用,提高站点使用率和点击率,我市还结合基层实际,探索推行了远程教育“一站多点”的新模式,即将主站点建在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通过加装设备、加长网线等方式延伸到便民服务大厅、农资超市、村卫生室等党员群众经常集中的地方。
    “站点延伸到服务大厅,这样群众来办事儿的空隙,就可以点播收看远程教育网站的视频,非常方便……”曾都区何店镇浪河村的大学生村官叶超群说。为了方便群众随时看、适时学,他还在服务中心门口摆放了一个远程教育节目预告牌,详细介绍节目的播放时间、内容、时长等等。
    “远程教育覆盖不止于站点建设进村入户,更在于其能有效服务于民。加强站点管理,结合群众所需,提供丰富的文化‘大餐’,促进学用成果的转化才是最终的目的。”市远程办主任嘉尚铭说。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一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