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旱灾过后总结经验教训
陈巷镇大兴水利佑民生
作者:毛传荣、
本报讯 记者毛传荣、通讯员刘金柱、代江波报道:近日,勘察队员们不辞辛苦地穿梭在广水市南部的寿山密林里,寻找陈巷镇居民饮水工程打井取水点。这是该镇灾年之后大兴水利的举措之一。 今年广水市陈巷镇遭遇 “百年一遇”的旱情,镇委、镇政府动员全镇人民打响抗旱保卫战。由于措施得力,除3000亩水利死角外,该镇4.5万多亩水田插上了秧,大部分旱作物、蔬菜、水面养殖没有减产。目前,全镇80%以上的稻谷已收割完毕,农民们正享受丰收的喜悦。“我们花了200万元抗旱,换来了价值超过5000万元的粮食丰收,值得!”镇委副书记、常务副镇长周赟辉欣慰地说。 兴修水利,福佑民生,让陈巷镇尝到了甜头,也增强了他们兴修水利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要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农忙后,大兴水利,彻底改变‘靠天收’的困窘局面。”该镇分管农业的副书记王德旺话语坚定。 于是,该镇又专门请来了省国土、水利等部门的专家,认真规划全镇水利设施建设,实施饮水工程,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如今,在陈巷镇的杨平路边、寿山脚下,钻井的轰鸣声响彻云霄,满载的工程车来往穿梭,大型钻探设备正逐一到达作业现场。国土资源厅的技术人员也在昼夜研究地形,加紧部署实施打井方案。该镇棚兴村的村民看到此景,兴奋地说:“我们庄稼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个好年景,可是谁能保证年年风调雨顺呢,水利建设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