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如何进行心源性猝死的院外急救
作者:ICD
  随州市中心医院 周忠诚 赵胜南 沈兆华
    心源性猝死是指平时看来是健康的人,或虽有明确的心血管疾病但目前没有心衰、严重的心律失常等症状,饮食、体力基本正常而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者。
    据统计,一小时内死亡者80-90%为心源性猝死,此中心肌梗塞约占90%,其他少见的有心肌炎、心肌病、低血钾(如严重吐泻,排尿过多导致)、重度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瘤破裂等。
    当前,尽管医学科技发展迅速,但心肌梗塞者仍有50%左右死于院外,即来不及到医院进行抢救就已死亡。其主要原因是心肌梗塞的早期,心肌产生的电流极不稳定,此时,心脏极易发生心室颤动,一旦发生心室颤动,心脏就不能有规律的收缩,无法把血液输送到全身,此时即心跳骤停。而室颤后留下的可抢救的时间只有4分钟,因此,即便医生赶到,也很难抢救成功。
    在这种情况下,院外急救便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进行心源性猝死的院外急救呢?心血管病人平时要备好2%利多因针4支(100毫克/支),一次性注射器10毫升、2毫升各一支,最好还有杜冷丁1支(100毫克/支),一旦出现胸痛、胸闷或呼吸急促、昏迷,首先由家人肌注利多卡因1支,杜冷丁1支(分开用),前者可每15分钟1次,但1小时不能超过3支。肌注部位不必正规,只要打在臀部或臂部肌内即可。如能口服,可口服硝酸甘油1片(0.5毫克),心得安1片(10毫克),救心丸5-10粒,但如心跳少于50次/分,不能服心得安,同时应肌注阿托品1支(0.5毫克/支)。当然,如病人已无心跳,上述口服药暂不用,而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病人仰卧于地面或硬板床上,颈下垫上枕头使头向后仰,家属可跪于病人前方,首先用拳重击病人胸骨中部(而不是心前区)一次(不是2捶),而且在捶击前要确定已无心跳,常以颈动脉为准,且此处易于触知,如有微弱的心跳,捶击反而诱发室颤。然后施救者深吸一口气吹入患者口中,并用一手捏住患者鼻腔,一手固定头部,每分钟20次。接着双臂伸直,双手捏压在患者胸骨的下1/3与上2/3交界处,运用术者上半身的体重及双手力量下压,使按压处下降4公分左右,压后立即放松,使胸壁弹起,每分钟70次,如为1人,每作9次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1次。如为两人更好,易于相互轮换,一直持续到医生赶到。前述药物,即使对于无心肌梗死者,亦无大碍。基于上述,不少医学专著指出,对入院的心绞痛或怀疑心肌梗塞者,不论心跳正常否,在其它治疗时首先用利多卡因以预防心室颤动。当然,如条件允许,对于平时就心跳不正常的冠心病人,而在心肌梗塞后更易发生心室颤动,可事先安装最有效地预防心源性猝死的仪器;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ICD)就更安全了,它不仅预防心室颤动的发生,而且还首先使你的心跳恢复正常。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如何进行心源性猝死的院外急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健康】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