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庸治懒治散治软——三论深入推进“三评两查”治庸问责工作
神农风 治庸提能,治懒提效,治散提神,治软提劲。四句话十六个字,准确概括了“三评两查”治庸问责工作的重点和目标。 何为“庸”?业务不精,能力不强,避重就轻,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争先进,创一流,只求过得去,不摆尾。朝气不足,活力不够,思想不活,办法不多。一般困难难对付,艰险面前无对策。如此等等,都是“庸”的表现。 何为“懒”?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推则推,能拖则拖。传达在会上,计划在纸上,制度在墙上,落实在嘴上。照抄照转,硬套生搬,不动脑筋,敷衍了事。不实干,不创新,热衷于“花架子”、”形象工程”。凡此种种,都是“懒”的“画像”。 何为“散”?一是班子之散:民主不够、集中更不够。一事当前,班子成员间不是盯着一个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互补位、支持,形成合力。而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搬弄是非,“看戏”拆台,甚至拉帮结派。班长没有号召力、组织力、凝聚力。二是干部个人之散:重权轻责,自由散漫,谋人不谋事。思想不集中、不专注,工作心猿意马。上班就想到下班,周一就想到周末,不是在酒桌,就是在麻将桌。工作没有目标,没有计划,没有重点,没有章法,随随便便,自行其是。 何为“软”?精神不振,缺少朝气 ;面对困难,缺乏锐气;抵制歪风,缺少正气;危险面前,缺乏勇气;这是精神疲软。落实缺少力度,措施缺少硬度,发展缺少速度,这是行为疲软。 干部中的慵懒散软现象,必然导致干部的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必然导致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必然导致干部工作热情不高,作风涣散漂浮;必然导致干部回避矛盾和问题,不敢担当,争功诿过。最终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推进工业兴市主战略的力度和进程,影响十二五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速度和效果。 这次“三评两查”治庸问责,就是要从思想上、行为上、制度上解决干部中存在的慵懒散软问题,达到提能提效、提神提劲的目的。 提能,就是通过学习锻炼,提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效,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神,就是转变工作作风,改善精神状态,集中精力干工作,谋发展。提劲,就是鼓舞干部士气,提升干部劲头,加大工作力度。通过提能提效、提神提劲,鼓舞干部干事创业,大干事,干大事,建功立业的士气;提升迎难而上,勇于争先,争创一流的豪气;迸发敢于担当,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朝气;树立廉政勤政,敢于同歪风邪气作斗争的正气。 良好的精神状态、工作效率、工作作风和工作劲头,是干大事、干成事的有力保障。我们要通过“三评两查”治庸问责,为实施“工业兴市”主战略,推进十二五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作风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