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三评两查”转作风促发展——随州特色的治庸问责实践
作者:王董斌
  本报记者 王董斌 通讯员 汪涛 张静
  
    上班时间在办公室上网炒股、玩游戏;工作时间在酒店麻将桌上酣战;开会时间睡得香甜无比……当这些暗访实录的画面在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会上播放时,偌大的会场寂静无声。9月中旬,我市召开“三评两查”治庸问责工作推进会,再组织、再动员、再部署,一场具有随州特色的“治庸风暴”向纵深推进。
    我市治庸问责始于2010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企业评机关、群众评科长、社会评站所和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查处不在状态的党员干部的“三评两查”活动,对少数部门、少数干部身上存在的庸、懒、散、软等“不在状态”现象实施问责,以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推动随州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评:“庸懒散软”群众来评判
  
    2010年,市委、市政府吹响了工业兴市主战略的号角。市委书记王祥喜强调:“工业兴,则随州兴;工业强,则随州强;工业发展快,则随州经济社会发展快。而经济发展、工业发展需要有良好的软环境,需要有良好的作风作保证。”
    随州软环境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市纪委等单位充分调研后认为,我市软环境不优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干部作风问题。集中表现在一些具有审批、许可、执法检查职能的部门,以及那些直接与市场主体、服务对象打交道的职能部门及其科室、站所负责人身上所存在的庸、懒、散、软及“中梗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
    2010年,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大刀阔斧,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有针对性地提出开展“三评两查”活动,把与企业、群众关联度高的机关、科长、站所列为评议对象,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评议。当年对68个机关、72名科长、48个站所进行了评议,今年将评议范围拓展到了78个机关、92名科长、62个站所。据了解,对经过评议为“不满意”的机关、科长、站所将采取严格的问责处理措施。
    如何让评议结果具有广泛的公信力,让各方心服口服?作为评议组织者之一的市纪委副书记、环境办主任任建华说:“我们坚持把民评民议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评价、投资者的评价、服务对象的评价、社会评价作为根本评价,并注重提高企业和群众的参与度、话语权,让企业和群众说了算。”在2010年的评议活动中,大幅增加了普通群众、服务对象、企业和投资者的参评人数和分值权重,评价分值占到总分值的80%。
    接受评议的市直某局局长由衷感叹:“将评判权真正交给企业和群众,这样的评议既是压力,更是动力,它促进了我们精神状态、能力素质、责任意识、服务质量和行业形象的提升。”
  
  
  查:让“庸懒散软”无处遁形
  
    在开展“三评”活动的同时,纪检监察机关会同有关部门重拳出击,严查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严查“不在状态”的党员干部,让庸、懒、散、软及“中梗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无处遁形。
    严查损害发展软环境的典型。去年以来,全市以查处阻碍企业发展、破坏重点项目建设等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为重点,对恒天汽车工业园建设受阻、随州碧桂园项目管理人员被砍伤案等15起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进行了查处,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追责问责。
    严查 “不在状态”的党员干部。党员干部庸、懒、散、软等“不在状态”,同样影响经济发展环境。2010年以来,市纪委带队组织暗访组采取暗访、各地纠风办交叉检查等方式,共查处工作时间打麻将、上网炒股、聊天、玩游戏等“不在状态”的党员干部150余人次,并严格落实问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属地管理原则,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调离岗位和经济处罚等,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今年8月中旬,《省委常委会关于推广武汉市经验在全省开展治庸问责工作的决议》下达后,市及各区、市、县治庸办又组成若干暗访组对“庸懒散软”等问题进行明察暗访,仅8月中旬以来,问责处理就达20余起,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和行政记大过4人,免职1人,诫勉谈话9人,通报批评13人。
    (下转第二版)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三评两查”转作风促发展——随州特色的治庸问责实践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随州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