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大学生创业,从校园起步
作者:陈云
  本报记者 陈云 通讯员 刘以兵
  
    在学习之余,用心经营自己的小店,努力将虚拟的创业梦想一步步转化为现实。近日,在随州职业技术学院,记者了解到了这样一群正在摸索创业的大学生——
  
  
    创业从校园起步
  
    李卫是随州职院大三的学生,在最后一学年,他比其他同学多了一份特殊的留恋——自己曾经在学校食堂经营一家米线店一年多,初试创业效果还不错。
    从随州职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获悉,近年来,在校期间自己经营小生意的学生越来越多,选择在校园里开始创业。创业模式以资金投入较少、时间较为自由的个人网店、校园代理为主,像李卫这样筹集资金自己开实体店的较少。
    近年来,一部分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在校期间经营小生意,无疑可以为毕业创业时提供其最缺的市场经验。在校期间经营成功的话,还可为以后创业提供一定资金基础。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何宁说:“对于大学生创业,学校给予支持,同时视情况提供一定资金和政策支持。”李卫在争取学校食堂窗口经营自己的云南过桥米线店时,在院领导的帮助和协调下,所缴纳的风险保证金比其他窗口商家少了一半。
    同时,学生自发探讨创业的氛围也渐浓。作为学校学生社团之一的大学生就业协会,每学期都会举办相关主题的演讲等活动,由其组织的大学生自由市场——集中设点卖出毕业生们留下的日常用品,更是成为学生们创业练兵的基地。
  
  
    备尝创业艰辛
  
    来自海南的大二学生符日波,从高中时就有自己做生意的想法,这个学期他终于建好了自己的网店。开网店看似轻松,但个中辛苦也只有开过网店的人才知道:“为了让自己的店子在众多网店中脱颖而出,得精心设计页面。为了保证网店信誉,有时即使面对完全无购物欲望的顾客,也要十分耐心地与他聊天。”他计划开网店积累一定资金后,转开实体店。
    李卫刚上大学时,在反复考虑与查询资料后,决定与另外3个同学合作开一家云南过桥米线店。于是,他在网上联系了沈阳一家过桥米线店,申请加盟,并就加盟费用、所需准备工具、程序等反复交涉。
    为了学到云南过桥米线的制作工艺,调出正宗的过桥米线汤,李卫放弃大一寒假,只身一人来到沈阳某过桥米线店,一边当学徒一边当服务员学习制作工艺,这样就可以免去自己学手艺期间的食宿费,省下一笔开支。为了开店,也是多方筹集资金,并去校外找商家洽谈以获得配料,补充开店流动资金。店子去年3月开业后,他更是起早贪黑,早上不到4点就起床去准备做生意。有时上午一下课,就要立刻冲到食堂去,来不及吃饭先帮着照顾生意。“比开店之前想象的还要辛苦,不单是经营店铺方面,还要考虑与合伙人在意见不合时怎么处理,及各种突发状况等。”
  
  
    收获锻炼与成长
  
    今年秋季开学,因为考虑到大三要着手找工作了,李卫将店面转让了出去。“除去一切投资,总共赚了近3万元。”他说,比起赚来的金钱,自己创业一年多来收获的直接与社会接触的工作经验更为宝贵。让他走出校园找工作时多了一份自信。
    机电汽车制造与装备专业的学生吴磊,目前担任新浪微博随州职院校园主管,负责配合新浪公司在学校的线下活动,在学校推广宣传新浪微博。为了做好这份工作,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走进宿舍、班级向同学宣传公司网站,或是张贴公司邮寄来的宣传海报、公益贴等,或是寻思联合学校内部社团举行活动。
    “有时宣传海报我一个人写不来,寝室兄弟帮忙写、贴,平时也总不忘帮我推广公司品牌等,这些让我收获了真挚的友情。而从一开始别人不理踩,到现在同学都愿意听我的介绍,让我收获了‘微笑是拉近两人间距离的最好方法’这一感悟……”说起赚钱,吴磊表示自己收获的锻炼与成长更重要。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大学生创业,从校园起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科教在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