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插上隐形的翅膀——曾都一中倾力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
  通讯员 王坤 李世军
    
    日前,从随州市继续教育培训中心传来喜讯:在湖北省新课程通识培训学习中,来自曾都一中的79名培训教师全部合格,优秀率达70%,在所有学校中名列第一。
    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照亮别人却燃烧自己,但曾都一中人认为,教师更应该是农夫,耕耘应有收获。今年以来,该校获省市级优秀辅导教师称号26人,省中学优秀学科教师称号4人,省优质课比赛二等奖以上4人,省级优秀论文23篇……
    学习,学习,再学习。曾都一中人只争朝夕,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教法为自己插上隐形的翅膀,翱翔长空。
  
  
    “拿来主义”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课改’不能自成为‘新课改’。”“低姿态,广胸襟,先‘拿来’”。近年来,学校先后派出教师200余人次到华师一附中、衡水中学等名校驻校体验、取经;邀请广东广雅中学、襄樊五中等60余名专家学者来我校面对面交流;与襄阳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共建“四校协作体”,全方位开展合作学习。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摘自《拿来主义》)学校每学期为教研组征订80种杂志,为每个教师配送6种参考资料,并配备手提电脑,开通无线校园网,免费提供15种教学信息资源网站。同时,在“曾都一中网站”建立教学素材库、课件库,提供大量的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素材,方便教师制作课件。
    在曾都一中,从年级组到处室,从后勤到一线,或三尺讲台比武切磋,或结对子拜师,一场场比学赶帮之风此起彼伏。
  
  
    “问题”中心论
  
    学习,不是“为学而学”,更不是“做做样子”!
    2010年暑期校本培训,老师们惊奇地发现,发到手上的培训教材不是厚厚的理论选集,而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题目:我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思考。陈述。争论。提笔。十天的分组讨论,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一串串发问,一声声呐喊,一条条建议,或盘点全局,或推敲细节,学校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的发展,他们仔细考量了;教室内扫帚、拖把摆放的位置,他们也反复探讨了。
    当年,学校共征集到285条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并汇编成册,这本书已成为指导学校今后发展的“红宝书”!
    在传统的培训中,教师多是“被培训”,旁观的多,参与的少;聆听的多,合作的少。近年来,该校校本培训以解决学校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学校的发展为直接指向,将那种以知识系统深化的“学科”为中心,转变为唯“问题”为中心,强调反思,探究,解决。
  
  
    “先学生后先生”观
  
    考,考,考,“学校”的法宝!
    曾几何时,为先生者必须坐在学生的座席上接受来自学生、校方的双重“考”。
    历年的例行培训,学校都会抽选当年各省市高考优秀试题组合成卷,让全体教师分科进行考试,其考试结果作为培训考核的主要依据,不及格者作奖励一票否决。在培训期间,各参训教师必须完成一份总结、一份优秀案例和一篇论文。
    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让学生给老师打分。制定“教学成绩占50%,学生评价占30%,年级组和备课组评价各占10%”的教师评价体系,设计“曾都一中教师评价卡”,实行微机读卡评分。
    在曾都一中,新教师必须随同学生听课一年方可上岗,非通关教师必须年年拜师为徒直至通关。为鼓励青年老师继续深造,学校对考研教师协调解决其进修费用的三分之二。
    如今,曾都一中已成长为名师云集,人才荟萃的汇聚地,该校现有湖北省优秀教师2人,高级职称95人,中级职称129人,研究生学历10人,学历达标率100%。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插上隐形的翅膀——曾都一中倾力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科教在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