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中国酿酒简史
  在人类发展史上,世界许多地方,人们都掌握了酿造技术,也就是用含有糖分的粮食和水果制作发酵饮料。可是,直到今天,科学家也没有搞清楚,酿造技术为什么在世界许多地方都出现了,这显然不是技术交流的结果,因为在那个时代,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很少或根本互不来往。
    学家知道的是,酿制可以帮助保存并提高粮食与果类的营养价值,由于酒类饮料特有的芳香、营养,并能让人产生一种奇特的感觉,所以它逐渐在人类历史进程和技术发展上扮演起重要角色,促进了农业和粮食处理技术的发展。几乎在各个社会里,在生、死、胜利、收获等各个重大的人生事件中,都能找到酒的影子。拥有财富的统治者和上层社会更是与酒结下不解之缘,他们不仅饮酒,有些酒还成为他们的专用品。
    中国酿酒、饮酒的历史悠久,从考古发掘看,大约在五千年前的龙山文化早期,已开始用谷物酿酒。到商周,酿酒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国家已有专门职掌酒业的官员酒正、酒人、郁人、浆水等。后人从商周古墓中发掘出了大量的贮酒器、盛酒器、取酒器和饮酒器等。汉代已出现了多种制酒用的酒曲,仅扬雄《方言》一书中就记载了地方名曲八种。西晋制出了可以治病的药酒。这些酒都非烈性酒,有用谷物酿制成的米酒,有用果物制作的果酒。烈性白酒从考古发掘看,大概出现在宋金时代,酒精含量一般在40度以上,南方制作的多在40—60度之间,北方制作的多在50—60度之间,个别高达67度。
    酿酒历史长,酒的种类多,要问中国历史上共有多少种酒,恐怕谁也说不清。有人统计,历代诗歌、小说、县志、传奇、传记、正史等文献里提到过的酒的名字就有三百余种,其中多数今天只知其名,用什么酿制已不得而知,少数酒的制作方法流传至今。在近代,白酒的产量逐年上升,成为全国第一大酒,黄酒位居第二。近四五十年,酿酒业发展迅猛,特别是啤酒的产量,近十几年突飞猛进,一跃成为第一大酒,白酒只好屈居第二,第三才是黄酒,然后才是葡萄酒、果酒、药酒等等。
    古人用“甘露”、“玉液”、“琼浆”称呼酒,用“酒龙”、“酒神”、“酒仙”等称呼会喝酒的人,足见人们对酒的喜爱程度。平日就餐饮酒,可以调节心理平衡;佳节良辰,亲朋相聚,欢宴共饮,可以交流思想,密切关系;亲朋远去,以酒饯行,可表依依深情;客自远方来,备酒接风洗尘,略表款款厚意;适逢知己,千杯恨少;将士出征,以酒壮行;凯旋归来,以酒庆功;喜事临门,以酒庆贺……总之,事事处处离不开酒。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国酿酒简史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6 版:随州酒坊】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