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酿酒祖师杜康考
杜康是中国传说中的人物,相传善于造酒。有说杜康是酒的发明者,因此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造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西晋陈留人江统在《酒诰》中记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擅长造酒的杜康是否真有其人仍不得而知,甚至杜康的生卒年代、生平、身份等等谜团自古即众说纷纭。宋人高承《事物纪原》称:“不知杜康何世人,而古今多言其始造酒也。” 对杜康其人,有四种说法。 说法一:杜康即夏君少康,是中国夏朝第六任君主,相的儿子,杼的父亲。《说文解字》一书说:“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传说少年的杜康以放牧为生,带的饭食挂在树上,常常忘了吃。一段时间后,少康发现挂在树上的剩饭变了味,产生的汁水竟甘美异常,这引起了他的兴趣,就反复地研究思索,终于发现了自然发酵的原理,遂有意识地进行效仿,并不断改进,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酿酒工艺,从而奠定了杜康中国酿酒业开山鼻祖的地位。 说法二,杜康是黄帝手下的一位大臣,善于酿酒。《中文大辞典》“杜康”条释云:“杜康:周人,善酿酒,或谓黄帝时宰人。”宰人即掌管膳食之官。 说法三,杜康是河南汝阳人。杜康牧羊于空桑涧(今汝阳县杜康村),史载“余粥弃于桑,郁积成香,竟有奇味,杜康尝而甘美,遂得酿酒之秘”。明朝万历年间修撰的《直隶汝州全志·伊阳(今汝阳县)古迹》载:“杜康即杜康村,城北五十里,杜康造酒处,有杜水,《水经注》名康水。”该志卷九又载:“杜水河,城北五十里,源于牛山,由杜康石八过铜沟至夹河,会于伊(水),长十里,因杜康造酒于此,故名。” 说法四,张华撰《博物志》一书认为杜康是汉朝酒泉太守。明清时期的陕西省《白水县志》中有记载:“杜康,字仲宇,为我县康家卫人,善造酒。”杜康死后,葬于造酒原址近旁,墓冢至今尚在,墓后侧建有杜康庙,立有石碑、供奉、纪念、颂扬杜康造酒始祖杜康。杜康酿酒用水,系杜康沟之杜康泉水。《梁志》载:“泉隐隐喷出,至冬不竭,流四里许入白水河,乡民谓此水有酒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