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排涝
——市排水处奋战雨夜的故事
作者:冯家园
本报记者冯家园 通讯员孙登攀 张浅想 6月1日,夜色降临,天空星星点点下起了雨。深夜10时左右,大雨来临,瓢泼般洒满随城。 为了城区道路的通畅,不出现积水,市排水处主任夏洪国带领所有党员干部奔赴随州城区大街小巷、内河明渠,坚守 “阵地”,积极排涝。 在316国道鹿鹤转盘段,由于排水管道不畅通,路面的积水逐渐增多。夏洪国边指挥着大家徒手拉开井篦子,自己也在污水中探寻着井篦子。记者看到,4名排水处工作人员或打着伞,或穿着雨衣,但雨水仍然打湿了他们的衣衫。“现在不让雨水排出去,就会造成城市内涝,造成交通不畅,行人不便。”夏洪国说。 据悉,6月1日晚10时至2日凌晨5点,随州城区普降大雨,降雨量达到54毫米。市排水处班子成员按照 《排水处防汛调度方案》的分工,带领各自队员,穿上雨衣雨靴、戴上应急灯,扛上铁镐等工具,迅速到达各自的防汛责任区,对城区所有道路、内河和明渠等排水设施进行巡查排涝。 在内河——西护城河,由于雨水大量融入,河内几处污水井盖被掀翻,大量的雨水夹带着杂物冲入堵塞了污水管道,这将影响城区管网清淤和污水收集,大大提高养护成本。市排水处唐勇等人冒着被冲走的危险,站在湿滑的河道内,反复地盖上井盖。他们是盖了被掀开,掀开再盖,几经周折,最终盖上所有污水井盖。 经过数小时的奋力搏战,直到清晨五点雨停水消,城区没有发现一处积水。看着整个随州城区路洁、河畅和管道通了,他们无比欣慰,拖着饥饿而疲惫的身体,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回家小憩一会。等到上班时,他们又回到了各自的岗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