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花开别样红
——曾都区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王松通讯员李红霞 近年来,曾都区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区卫计局和东城办事处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在全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配合下,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为平台,以 “两学一做”为核心,以创“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人才培养,加快医院科学发展,促进公共卫生均等化全面持续发展。 A 强化医德医风塑造良好形象 中心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业务培训,组织员工签署履职尽责承诺书、党员干部先进模范责任承诺书,建立了个人医德医风档案,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逐步优化服务环境,为辖区居民提供了方便、经济、安全的基本医疗服务。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计委关于纠正医药购销和卫生行业不正之风以及 《加强卫生行业建设“九不准”》的有关规定,中心广大干部职工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思想,坚持以病人为本,恪尽职守,诚信服务,爱岗敬业,认真落实国家卫计委“九不准”相关规定,遵纪守法、廉政行医、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规范用药合理检查,不乱收费,拒收“红包”“回扣”“开单提成”和商业贿赂,坚决反对“四风”维护廉洁行医的良好职业操守,按照省卫计委的安排布置,全省开展医疗卫生行来“十大”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中心迅速成立了工作专班,对全中心各个科室进行自查自纠,共查出问题十九项,分别建立了台账,划定责任人,限定整改期限。在整治中不遮丑、不护短、敢于亮剑,对所暴露的问题,进行彻查、彻改,每项整治工作,由专人牵头负责,采用倒查方式,不放过任何一张票据,一个疑点,建立了整改台账,彻查到底,排除万难,坚定信心工作落到实处,并建立了新的防范制度使之常态化。 B 开展公卫服务关爱公众健康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承担公共卫生项目和基本医疗,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体现社区卫生的公益性和全民健康的目标,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公共卫生服务。 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东城辖区总服务人口106123人,截止目前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80045人,建档率75.4%。在建立电子档案的同时,中心定期深入各村、社区对重点人群开展免费健康检查和定期随访,及时更新健康档案相关信息。 全面推进社区健康教育。中心充分利用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进行宣教,同时,先后多次到学校、托幼机构开展了意外损伤、计划免疫等健康讲座;深入村、社区开展高血压等慢性病饮食、控烟、运动等健康教育;并对青少年、儿童、妇女、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开展了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的方法,普及疾病防治知识,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干预措施。 切实加强预防接种工作。按照市疾控中心关于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及预防接种反应及免疫规划、结核病防治等要求,中心认真组织开展了免疫规划专项整治活动,全面开展“查漏补种”工作,坚持抓好“冷链”运转和“十二苗”免费接种工作,接种率达到95℅以上,7岁以下建卡率98%。 规范慢性病管理工作。通过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血压、健康体检测血压、空腹血糖、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对确诊的慢性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询问病情、测量血压、空腹血糖,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C 创新服务模式突出工作亮点 建立了 “网格化管理”的服务模式。中心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不断充实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内涵。将辖区分成89个网格,89名医务人员每人管辖一个网格,为该网格居民的终身“片医”,常年负责提供建档、回访,根据体检中心的检查结果入户对居民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指导等公卫服务,真正实现了“地图式定位,网格化管理”。 社区居民健康之家提升服务。目前中心与东城各社区居委会相继联合成立了社区居民健康之家、老年人管理协会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协会,每个协会有会长、秘书长、联络员,每月定期开展活动。协会通过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健康生活指导、慢性病干预,社区居民思想观念很快转变,对公卫服务由原来的拒绝、抵触、被动接受,转变为现在自觉接受、主动参与,自发组织各类活动,相互沟通、协调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深受辖区居民的肯定。 体检中心和档案中心严格管理。体检中心常年为辖区居民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和管理服务,各医师团队在体检中心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开展工作,目前中心健康体检工作已形成常态化,通过良好的口碑宣传,每天前来免费体检的居民络绎不绝。中心制定了严谨、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查出弄虚作假或敷衍塞责导致档案出现质量问题的,严格按制度重罚,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D 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水平 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中心建立了医德医风规范及违规处理办法,制定了考核、奖励、惩戒制度,重点检查医疗护理质量、抗生素使用管理、院感控制等内容。中心各临床科室严格执行了查对制度,规范输液管理;所有检验试剂质量符合要求,定期开展了质控工作;院内感染管理严格按要求执行。近五年来中心未发生医疗责任事故。 加强业务技能学习。加强医疗“三基”和临床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医疗业务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临床工作提供支持,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同时加强了病历质量的书写,提高病历内涵,护理文书合格率达95%以上,落实了病历签字制度,防范医疗风险,抓好急救药品管理,进一步对重点科室、产房、手术室、换药室等加强管理,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加大考核力度。一是每月进行一次医疗业务质量考核;二是制定完善考核细则,从环境卫生、上岗着装、医疗文书、操作规范、服务质量、服务数量、服务态度做好考核全面、操作方便、科学实用;三是各科室加强自身管理,医务科加强日常督导,四是对医疗和护理差错要进行记录,通报或处罚,严格执行奖惩兑现,体现公平、公正、促进医疗业务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