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柱平
春风徐徐,杨柳依依,又是一年芳草绿。
20多年前的那个夏夜。父亲,你走了,走得好匆忙好无奈。毕竟,你才58岁啊!
在常人眼里,你不苟言笑,性格内向而懦弱。青年时代的你可不是这样呀!上世纪五十年代,你酷爱音乐,会拉小提琴、二胡,结交的也都是供销社、粮店、食品所等“上流社会”人士。也许是家庭的重负,你教书、养蜂、拉板车……渐渐与朋友疏远了,变得老成且不善交际。你那心爱的乐器,也被尘封于墙角。
那年正月,你不幸身染重疾。家人多次劝你到医院治疗,你总是推说工作繁忙,一笑置之。五月初,当你再次病倒,发现胃部出现肿瘤时,厂长强行将你从办公室搀扶到小车上,迅速送往省梨园医院。然而,晚了,已经太晚了,癌细胞已无情地侵入了你的全身。
一个骄阳似火的中午,我风尘仆仆地赶到武汉东湖之滨去探望你。你反复念叨厂里每天要用几百块钱,并说,“如果是胃癌就回去算了,以免厂里在自己身上花更多的冤枉钱。”
厂长经不住你的再三请求,只好给你办理了出院手续。家人不敢将病情告诉你,你也佯装不知,趁还能走动,将自己经手的账目清理、归类。弥留之际,你已经不能够抬头活动了,便叮嘱医生少注射或不注射杜冷丁止痛,硬撑着羸弱的身躯,强忍着莫言的痛苦,断断续续地将账目口述给家人记录,终于赶在死神来临之前,将账目交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开追悼会时,有关部门及镇政府领导向你敬献了花圈;过往熟人听说是你病逝后,也都不由自主地向你鞠躬致哀,连声叹息道:“好人!好人啦……”
父亲,你是一个平凡的人,却以你不平凡的履历,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这些,不正是天下父母既平凡又伟大的共同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