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公社”养鸡助脱贫
——政君农家公社串起脱贫帮扶链
  

本报记者 唐天才 通讯员 周科屹
  贫困户中,有一部分既没有劳动能力,又不能政策兜底,在脱贫帮扶中,这些人怎么办?
  政君农家公社发挥自身技术和销售网络优势,采取共创模式,建设养殖基地,帮助既没有劳动能力,又不能政策兜底的贫困户增加收入,串起脱贫帮扶链条。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政君农家公社位于曾都区何店镇三岔湖村的养鸡场。据悉,这家养鸡场是今年4月政君农家公社专门为村里贫困户建设的养殖基地,与以前我市其它养鸡场有所不同,该鸡场有村里30个贫困户入股,委托政君农家公社全权经营,盈利后贫困户参与分红。
  “产业是脱贫的最可靠路径,上面
  给的有产业帮扶资金,但贫困户搞养鸡产业没有信心,没有技术,养不起来。政君农家公社有养鸡优势,我们把贫困户的产业帮扶资金,再加上政府补贴资金给到政君农家公社,让公社来养鸡,从而带动贫困户脱贫。”驻村干部包益树介绍。
  政君农家公社是一家专业养鸡合作社。在曾都区扶贫产业推进中,推出了155模式(即户养50只,投资1000元,增收5000元),帮助贫困户发展养鸡产业。
  总经理张威介绍,155模式适合有养殖意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而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政策又不能兜底的贫困户成为精准脱贫工作中的“夹心饼干”。为让产业脱贫链条一环不少,合作社依托自身优势,推出了产业脱贫的共创模式。
  “共创模式采用贫困户委托入股的模式,由我们来管理、养殖,最后给他们分红。目前在三岔湖村已养鸡8000多只,预计到年底,村里30个贫困户每户可创收3000元。”张威说。
  为顺利推进共创基地建设,保障贫困户利益,合作社在传统销售渠道的基础上,建立网上P2P销售平台,缩短中间经销商环节,让利润给贫困户。
  “目前,我们公社在曾都建立共创基地11个,覆盖了全区各个镇。我们还在努力,预计年底在全区建立20个这样的共创基地,覆盖贫困户1000多户。”张威说。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公社”养鸡助脱贫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