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20171122期 >> 第A2版:综合新闻
一粒鱼饵,做出三亿产业
——探访孝感龙王恨集团的“领跑”秘诀
  

荆楚行记者 安娇姣 付磊磊 胡纯波 张致远
  两台码垛机器人挥动“手臂”,来回“转身”,以每分钟3至4次的频率,将一箱箱成品鱼饵堆放整齐。一旁生产线上,传送带匀速运转,空气中四散弥漫起一股股油糠与麸皮蒸制后的浓郁香气。
  这是11月2日,记者在孝感市龙王恨集团看到的生产场景。作为当地老牌轻工企业,龙王恨生产的各类鱼饵因质量好、口碑佳而畅销各省,市场占有率常年稳居业界前三,并于2013年获评“中国驰名商标”。
  “销量同比增长率连续5年超50%,去年企业销售额达到3.35亿元。”公司制造中心总监黄继文说。
  一粒鱼饵,做出3亿产业。说来轻松,背后透露出的,却是龙王恨对市场走向的准确拿捏。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垂钓行业随之迅猛发展,带动鱼饵消耗量直线陡涨。受利润驱使,不断有新的厂家闯入,意欲分羹市场蛋糕。
  但看似制造简单、投资不大的鱼饵制造,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门道,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原料构成与如何保持其质量稳定性。
  “鱼只有吃进了饵,钩、线、漂、竿才有用武之地。如果鱼不吃饵,再高档、再精致的钓具也难以发挥作用。”黄继文介绍,针对不同用户、不同水域、不同鱼种,龙王恨相继研发出400余种鱼饵产品,并成功申请有效专利25项。同时,主起草《湖北省垂钓用饵标准》,成为国内第一个省级地方标准。
  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技改投入。面对发展新要求。公司并没躺在成绩簿上吃“老本”。顶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公司累计投资2400万元,在业内率先搭建起首个全自动化生产平台。机器人控制生产,工作站适时显示各项运行状态,实现鱼饵自动计量包装、自动检测纠偏、自动封箱打包、自动计量剔除等。
  机器换人后,不仅使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大幅跃升,还节省出近30%的人工成本。生产提质增效,巧打“时间差”,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占有率。此外,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龙王恨的产品还实现了一物一码,对维系市场口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去年4月,龙王恨二期破土动工,总投资近2亿元,总占地100亩。目前,公司80%鱼饵产能已迁至新厂,初步具备年200万箱生产能力。“今年在一流设备的‘保驾护航下’,预计可突破5个亿。”黄继文信心满满。

更多>>  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粒鱼饵,做出三亿产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