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唐天才 特约记者张立
夜晚的白云湖畔,是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然而在夜幕下,还有一支小分队来到这里是为了完成更重要的使命——开展巡逻打击非法电捕鱼,守护白云湖水生态环境。
这支小分队是曾都区渔政监督管理站的值班巡逻人员,他们夜间巡逻一般从晚上9点到次日凌晨5点,对白云湖非法电捕鱼及其他非法捕捞进行打击。
“电捕鱼危害非常大,高压电流会把水里的生物全部打死(晕)。水里面需要氧,鱼是水中食物链的重要一环,可起到调节净化水质的作用,如果水里缺少鱼类等水生生物,白云湖将是一潭死水,水质会下降。”站长惠保林说。
“下地笼非法捕鱼同样危害较大,是打击重点对象,地笼是设置在水下的小网眼捕捞工具,鱼虾一旦进入便很难逃出。”惠保林说,从今年4月开始,他们就组织渔政执法人员到白云湖沿岸开展巡逻。
“我们每晚坚持,一直到现在,不敢有丝毫马虎。2月24日,曾都区政府出台《关于在白云湖水域实行禁渔期制度的通告》,禁止所有捕捞作业及其他任何形式破坏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的活动,我们工作更有了抓手。”惠保林介绍。
制度出台后,区渔政监督管理站立即通过电视、报纸发布通告,还在周边社区(村)居委会、水产品批发市场、各大桥头张贴通告等,及时让市民知晓禁止在白云湖非法电捕鱼及其他非法捕捞的相关规定,号召社会各界共同维护白云湖的生态环境。
“那些电打鱼的,白天目标大,他们怕抓一般躲在家里不出来,非法捕鱼一般都是晚上出来,一个人、一条船,来去匆匆,和执法人员打游击战。通过宣传,现在市民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我们经常接到110那边转过来的报警电话。”惠保林说,随着宣传的不断加强,效果逐渐显现,市民发现有疑似非法捕鱼就会报警,巡查执法也越来越有针对性了。
今年以来,区渔政监督管理站当场查获电捕鱼具29个,说服教育驱散违法捕鱼人员50人,收缴销毁地笼网具29个,总长度达415米,收缴放生鱼类100余公斤。
“经过连续不断的执法巡逻行动,违法捕鱼的现象也越来越少,白云湖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惠保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