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日报通讯员 桂圆
“知识是战胜贫穷的最好利器”
出生于顺德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的杨国强,依靠政府的助学金才读完了高中,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杨国强没有继续接受高等教育,但这一难能可贵的知识启蒙,在他的人生中打下了最深的烙印,也让他对于知识的力量建立起了超乎常人的信仰,他深信“知识是战胜贫穷的最好利器,拥有知识方可改写一个人乃至国家的命运。”
伴随着碧桂园的不断壮大,杨国强对于公益性教育的投入也与日俱增,他创办了三所全免费的学校:全国唯一全免费民办高中国华纪念中学、全国唯一对贫困生全免费的大学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培训退伍军人的全免费学校国良职业培训学校。
截至目前,国华纪念中学已招收2924名来自全国各地品学兼优的贫困初中毕业生,负担他们在校的所有费用,并资助他们继续完成大学、硕士、博士的所有学业。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目前已招收1905名贫困学子。去年学院首届290名学生毕业,就业率高达99.66%。而在国良职业培训学校,已有超过14000名来自贫困家庭的退役士兵受训后成为技能型产业工人,部分学员月薪可达上万元。
杨国强还一直支持各大高校的科研与建设,自2007年起多次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十多所高校捐赠设立专项基金,资助并奖励贫困或做出优秀贡献的师生。
以近年为例,2015年,碧桂园向中山大学捐赠1亿元设立惠妍人才基金;2016年,向清华大学捐赠8500万元设立清华大学-碧桂园教育基金;2017年,向贵州大学捐赠1200万元设立国华教育基金;2018年,捐资8000万元设立北京师范大学惠妍教育基金,联合北师大发展国际教育人才培养。不久前,碧桂园旗下博智林机器人又向香港科技大学捐赠2亿港元,支持港科大深化人才培育及研究创新工作。
“当你有能力时,不要忘记回报社会”
“我不忍看天地之间仍有可塑之才因贫穷而隐失于草莽,为胸有珠玑者不因贫穷而失学,不因贫穷而失志,方有办学事教之念。”国华纪念中学校园石碑上的这段题字,很好地诠释了杨国强投身教育慈善的初心。
在当天的仪式上,杨国强意外地收到了3名清华学生代表亲手制作的清华园纪念模型礼物,一向低调内敛的杨国
强不自禁地有些激动。
原来,这3名学生都曾在杨国强一手创办的国华纪念中学就读,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学生们没能改掉中学时的习惯,仍然叫他“杨叔叔”。
杨国强本来已经致辞落座,在接受学生们的礼物之后,又小跑几步回到台上,抓过话筒说:“谢谢孩子们,他们都是我自己的孩子。他们从国华纪念中学毕业,现在能在清华大学读书,我真是太开心了!”
是的,20余年矢志教育扶贫,杨国强的坚持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最让他高兴的是,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自强不息,一个个都走出了贫穷,迎来了新生。国华纪念中学立校至今,一直保持着极高的本科升学率, 2018年该校的重本率超过98.2%。
每一年,杨国强都会去给学生们讲话,或者写信给他们,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不少有成就的人都曾经过一贫如洗的生活。当你有能力时,不要忘记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