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
位于曾都区洛阳镇的千年银杏谷,是越来越火,高峰的时候,不仅几个邻近景区的大停车场车辆爆满,连新修的绕镇公路也变成了临时停车场。秋日金黄灿烂的千年银杏,如一把把火炬,点亮了这里的绿水青山,似乎满山满谷都流淌着金子般的色彩。
巨大的客流带来巨大的商机,人们在游览观光吃饱喝足之后,自然也想带点绿色安全的“土”字号物产回家。
为了“土”得更地道些,我等踩着落得满地没人捡的银杏果,走进了胡家河村的一个小村落,村落里只有三户人家,住着三兄弟。老二家的夫妻俩正在青石板上,捶打着刚从山上挖回清洗好的野葛根,葛根已变成一缕缕的纤维,里面的淀粉,还要经过浸泡过滤等工序才能得到。老二媳妇说:“景点卖的野生葛粉,要70块钱一斤呢。”问她家有没有卖的,她说现在还没有。再问有没有土鸡蛋卖,也说不多,没有卖的。
“我家里有土鸡蛋!”老三闻声赶紧从家里出来,说他家正好有5斤土鸡蛋。买好了鸡蛋,欣喜之余,又有点疑惑,怎么没见他家的鸡?老三往门前一指:“那不是我家的鸡笼!鸡都到山上寻食去了。”
望着他家空荡荡的鸡笼,听着隔壁家“咯嗒咯嗒”的鸡叫声,这鸡蛋的出身问题只好暂时存疑。
老三卖罢鸡蛋,便一阵风地骑摩托走了。
老大家正在晾晒新鲜香菇,或许是去年曾买过他家的香菇还有点面熟,交谈便热乎实在了许多。问他家有没有土鸡蛋卖,老大说,现在天气冷了,母鸡“歇窝”,很少生蛋,哪有鸡蛋卖?问他老三家怎么有土鸡蛋卖,老大哈哈一笑,说老三现在专门在景点贩卖东西,大概是在山上人家养鸡场买的。
原来遇上一个贩卖“土货”的专业户。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对于这“道”,胡家河三兄弟,显然有不同的看法与做法。
老大靠山吃山,利用当地良好的山场资源,种植香菇,靠勤劳赚钱;老二起步稍晚,见人家野生葛粉卖出了70元一斤的高价,“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如他家生产的葛粉有一定的质量和数量,当也可以获得相当的收益;老三脑瓜灵活,喜走捷径,反正游客众多,蒙一个是一个,干点“一锤子买卖”,似乎也无伤大雅。
相对于景区里面及沿路开客栈、餐馆的农户,三兄弟由于所住位置较偏,沾景区的光不大,收益显然要少很多。但放在国家乡村振兴的大战略中,三兄弟这类农户,数量上可能更多,他们的致富,也就具有更普遍的意义。
绿水青山要变成金山银山,还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点石成金”。
千年银杏谷等很多地方,山清水秀,又经多年的保护、建设,其宜游宜居物产丰富的生态优势日益突显,此为“地利”。国家实行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大战略,使这些风水宝地如沐春风,此为“天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财富的增加,人们提高生活品质的热情高涨,一个乡村一出现好的“卖点”,这里的绿水青山立刻就可能成为吸金聚银的金山银山,乡村振兴也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
在“天时”“地利”兼得的前提下,“人和”就更需要下一番工夫了。
其一是农民与农业、旅游业的组织者、经营者之间的“人和”。打造更多各种类型的景区,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中来;整合资源,形成更多的规模种植养殖,让农民既是股东又是农工,财路大开,效益倍增,就能让绿水青山的主人,也成为金山银山的主人。
其二是农民兄弟之间的“人和”。野生葛粉再好,但产量不高,工艺落后,品质不稳定,也难以获得较高收益。这就需要农民形成“合作社”之类的联合,更新设备,提高产量,严控品质,打出品牌,还怕卖不出高价?长岗镇一农业合作社生产的有机大米,20元一斤还供不应求,便是明证。而洛阳镇银杏果今年仅2元一斤,以致果落地上也没人捡起,若联合收购加工,利用电商等平台外销,或可获得更高收益。
其三是农民与五湖四海客人之间的“人和”,要点是“诚信”二字。“雪乡宰客”之类的新闻屡见不鲜,便是有人以为,青山常在,游客常流,抽刀断水,一点不愁!殊不知,在当今资讯发达的信息时代,好事能出门,坏事更是会瞬间传千里,宰客被罚乃至关张大吉的大有人在。而以和为贵,诚信待客的,不仅初次客会变成回头客,还会为你广而告之,带来无数的客人和财富。
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要义是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当然也离不开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如此,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绿水青山自然也就点石成金,变成金山银山了。